• slider image 196
  • slider image 152
  • slider image 153
  • slider image 194
:::

第三節 校園生活

第五章 / 2019-12-20 / 點閱數: 140

  • 一、編班與二部制
  • 二、上學與關學(臺語)
  • 三、校園記憶

一、編班與二部制

 

                在這個時期,編班採村落群聚為原則,人數不夠時還允許提早入學,班級人數四、五十人是常態,六年同班同學(未重新編班)成就六年同窗的經歷,教室不足則二部制上課,都是當年教育實況或權宜措施:

          過去學校編班,大抵以同村同鄰里的同學為同一班,家長會顧問盧昆煌跟我小學同班。福興村雜貨店老闆陳勝宥,新莊劉再輝從事水電工程,原住在中央村,在臺北(蘆洲)工作的賴麒麟,平和村中校退伍的何春風在六輕服務,文隆村的謝芳村在裕隆公司售車,鄭雲峰亦是國小同學。(王靖森, 1040107

          當時編班以同一村落,編在同一班為原則。少部分穿插在班上,因此同學都是同村的鄰居。當年我是年尾出生的學生,照理講應該晚一年入小學,媽媽向許教導拜託,讓我「提早入學」才提早進小學讀書。如果當年沒有提早讀,也許心智更成熟會讀得更好。(許仁資, 1040823

 

                    相較於許仁資校友(331978)的提早入學,校友鄭鴻鵬校長(281973)父親,則在鄭校長入學第一天,就打消提早入學的想法,帶孩子回家去:

          記得國小 7歲入學,當時導師是江富枝老師吧!爸爸在教室外觀看我在教室學習情形。一開始老師點名,老師連叫我幾次(應該點 3次有吧!爸爸說的),父親見我不動聲色也不知如何應答,下課後就帶我回家。隔年 8歲再入學(朋友常調侃說你爸有遠見,如今你才能當老師)。(鄭鴻鵬, 1040825 )

 

除了提早入學與否的選擇掙扎外,大班教學,又是當年校園的另一種風景:

          記憶深刻的校園生活:每班 50多人,班級依照甲、乙、丙、丁、戊、己等名稱編班。(張宏木, 1040110

          過去學校「六年一貫」,同學自一年級開始到六年級畢業都同在一班級就讀,班級排序分甲、乙、丙、丁、戊、己編班,現已改成阿拉伯數字編班。(賴國忠, 1031114

          二部制[1]?當年每班動則 60 人,學生數多,教室不足,低年級學生分上下午輪流上課分二部制上課。(許明森, 1040704 )



[1]註:中小學在入學人數多而師資、校舍和設備不足的情况下採用二部輪流上課的做法。

二、上學與關學(臺語)

 

                   在那個交通單純,交通工具簡單的年代,孩子自己「走路上學」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功課未完成,或作業缺交,或調皮搗蛋,放學後被老師留下來「關學」,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對於關學這件事,家長對老師的用心往往心存感激,對學生則是另一種特別體驗:

         當年上學時,必須排隊上學,大隊長拿路隊旗,走田埂小路,一起上學。放學時亦然,在操場整隊後一起走路返家。(張宏木, 1040110

         小學上學一般只能走路排路隊上學,但是糾察隊最神氣,可以騎腳踏車上學,不用睡午覺,巡視校園登記違規同學,打秩序成績。我們聽見上課鐘聲響要立正站好,只有糾察隊可以自由走路,去登記沒立正站好的違規同學。(劉景勝, 1040829

 

 相對於糾察隊的風光,當年放學後的「關學」,又是老師們處罰學生,在打罵之餘,另一向「法寶」:

          我曾經被老師關學,當年老師有時候會默寫,寫不出來被罰寫或作業沒寫完,在放學時,被老師留在教室,不能跟同學一起放學回家,叫做「關學」(臺語)。只是我住在牛斗山,當年回家一定要爬過牛斗山或繞著山的邊緣小路回去,只要經過牛斗山一定要爬上山坡,山徑沿路都是碎石路與「紅仁土」,山上兩側都是相思林,爬上牛斗山最高點,有一座大眾爺廟,廟旁有一棵大茄苳樹,偏偏民間信仰存有「死貓吊樹頭」的風俗,經過時只風吹草動,彷彿「魔神仔」出現,相當恐怖。(許仁資, 1040823

 

當年牛斗山山徑的「陰森恐怖」,在那個似懂非懂的年紀,「牛斗山路的陰森恐怖」似乎成為這一代孩子心裡的夢魘似的,校友劉永昌(311976)回憶說:

         當年牛斗山兩邊都是相思樹林,山上都是夜總會,經過時,一有風吹草動,總覺得相當恐怖,也因此經常在夢境中,夢見經過陰森森的綠色隧道。(劉永昌, 1040829

三、校園記憶

 

1.教室內與教室外

                校友鄭鴻鵬校長(281973)在回憶童年時光,深入淺出描述當年教室裡,男女同學合坐時,每張課桌椅上「楚河漢界」的童年故事:

         教室是我們這群活潑好動小子的天下,但就怕兇巴巴的女生班長;我又何其有幸和班長坐一起,楚河漢界是免不了的。只要過了界,鉛筆(盒)、課本能用能打的都派上用場,經常傷痕累累;其中更有甚的左手才剛過書桌(當時書桌是兩人共用)小刀就劃過來,防不勝防,如今左手無名指上還留下當時痕跡。同學會上和班長談論,也稱得上國小階段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事。(鄭鴻鵬, 1040825

 

                  校園風氣不同,當年這些看似單純,同學間的「互動故事」,現在恐怕成為校園安全事件了。其實,教室內的生活精彩,教室外的趣味更是不遑多讓:

          尤其是下課聲響(因為小時候是班上好玩人物,雖不算調皮搗蛋,卻也是老師心目中不太認真一份子),只要鐘聲一響, 1、 2、 3就往外衝,木麻黃樹下,是我們這夥兒玩樂且回憶最多的地方。想得到的都可以玩耍,諸如玩彈珠、撲克牌、紙牌、陀螺……等,我們可說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這是好學生們所無法比擬,但卻也成了老師心目中專注的焦點。(鄭鴻鵬, 1040825 )

          小學時,大象溜滑梯是我們小女生在學校裡最喜歡去的地方。大象溜滑梯不只是我們溜滑梯的地方,也是我們小朋友說悄悄話的地方,小女生們來到大象溜滑梯通常只是玩一下下,聊天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啦!(賴麗娟, 1040824

         小學時,負責校園門口打掃,喜歡在那邊玩耍。喜歡學校操場,有爬竿及溜滑梯等遊戲器材。(何加政, 1040310

 

2.呷便當(臺語)

                 小時候聰明,卻略顯調皮的校友許仁資(331978),對當時的廚房印象深刻,尤其是當年「偷吃便當」的趣事,又是當年校園經常上演的有趣故事。

                  第二棟教室東邊現在圖書館與活動中心附近,當時設有廚房,是炊飯的所在(學生便當保溫)。(許仁資,1040823

          當年讀小學,等到三年級後讀整天,會帶便當上學,只是沒什麼零食,也無所事事,第二節下課就拿起便當來吃,等到中午,早已經沒便當可以吃了。其實當年便當也沒裝什麼,有飯就好,最多也裝一個荷包蛋,偶爾有一根香腸就很了不起。還好當年同學都很友愛,中午吃飯時,左夾一點右拿一點,也有東西可以吃啦!直到學校設有廚房,工友幫忙「炊飯」(用蒸氣熱便當),才沒辦法「提早」吃便當。(許仁資, 1040823

                 其實,「提早吃便當」,不是校友許仁資(331978)的專利,應該是當年許多學生的共同記憶:

         小學時,經常只要是帶便當到學生,總是升完旗就吃完便當。吃午餐時再跟同學要東西吃……。(李碧甘, 1040829

校友劉景勝對當年「提早吃便當」的描述,既傳神又有趣,更令人莞爾:

          記得有一次上課時,和同學溫文煉一起偷吃便當,剛好老師進到教室來,班長喊「起立、立正、敬禮」,同學一起喊「老師好」。我們兩個一嘴的飯菜,一時之間,根本喊不出來。偏偏眼尖的溫榮吉老師,看見我們這樣,又叫我起來念課文,……我硬把一嘴的飯菜吞下去,才勉強發出聲音來。(劉景勝, 1040829

校友王順發(311976),也是本校96學年家長會會長,回憶當年不吃便當,吃泡麵的記憶:

          當年讀高年級時可以帶便當,我有一段時間,都在中午時,到廚房買泡麵吃,當時一碗泡麵一塊錢,工友會幫我們把泡麵泡在他提供的大鋼杯,吃完泡麵再歸還杯子。(王順發, 1040829

 

3.課間活動、遠足與運動會

除了學生在校園間的綿密互動,學校課餘時間的活動規劃也相當精彩:

         學校早期也有重大慶典和活動,不同的是現在參與的家長比較踴躍。 60年代為農業且為三餐而忙,根本無暇前往,學校中的教學如何更無從關心。(鄭鴻鵬, 1040825

         當校慶活動來臨,學校利用星期六上午排練團體大會操、大會舞,以中高年級為主。活動中牽手繞圈是很常見的,或許高年級較害羞,男女同學從不手牽手,以手帕、竹片、繩子、木條作為牽手的工具,現在回想還真是有趣。(鄭鴻鵬, 1040825

         不只大會操與大會舞的練習,平常的課間活動與團隊組訓,一樣令人難忘。校友張英志( 36, 1981)在回憶小學生活,拿出 3張當年代表學校參加桌球比賽、童軍活動及彈腿比賽的照片,相當感謝師長的指導,在比賽中觀摩學習也榮獲佳績(如圖 5-19 、 5-20 、 5-21 )。(張英志, 1040819 )

5-19.由廖溪河組長指導彈腿至北港參賽,榮獲冠軍。資料提供:張英志

5-20.活動中心啟用桌球賽

資料提供:張英志

 

5-21.童軍活動就是生活學習

資料提供:張英志

 

 

          與同學一起學習相當有趣,同學間相互動密切一起嬉戲,小學生活相當甜美。當年課間活動,記得王明輝老師與陳敏雄老師曾一起教我們跳土風舞及踢鍵子等童玩。(何加政, 1040310

          記得以前還參加合唱團,當年的指導老師是外聘的老師,另外由黃寶珠老師接手管理與指導。練習的時間以早上為主,接近比賽時,則早晚都會集訓。當時曾經到嘉義市比賽,好像是體育館還是學校,記憶有點模糊了。(賴麗娟, 1040824

體育團隊的學生,在場上馳騁風采,往往是校園裡的風雲人物。校友潘國揚老師(321977)想起當年說:

          當時學校體育活動興盛,尤其排球隊常常得佳績,這也是校長大力的支持!(潘國揚, 1040818

         當年曾經參加手球比賽,教練是廖義雄師。我也曾代表學校參加賽跑,下課時玩橡皮筋、玩紙牌、玩玩玻璃珠,女生則是跳繩。(許明森, 1040704

          小學高年級時參加田徑隊,指導老師是一位瘦瘦高高的男老師,老師相當溫和,教學上也很有方法,他常用很有趣的方法指導我們運動技巧,訓練我們體能。比如說他不會讓我們一直跑,反倒以跳繩,做為輔助我們練習的遊戲,無形中增加我們體能與身體協調。但是練習田徑真的很辛苦,當年我專攻兩百公尺,田徑隊對外比賽的成績在縣內學校的表現,我們也是數一數二的強隊。(賴麗娟, 1040824

校園內有愛好運動的學生,當然也有靜如處子的孩子,樂在課業,喜歡藝文學習活動:

          學校活動中,我喜歡畫圖,曾經畫過三山國王與白菜,中午時受到當年美術老師認真指導,之後展示在學校穿堂,長達近一個月的繪畫時間,是小學記憶最深刻一部份。(張宏木, 1040110

         數學也是我喜愛科目,對數字敏感度高,之後數學的學習成績亦高於其他科目。(張宏木, 1040110

 

說起課外活動,學生最喜歡、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運動會與遠足:

   每年一次運動會是我們的最愛,比賽項目主要為田徑賽,以學生競賽為主。(王靖森, 1040107

   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是學校最熱鬧的日子。(何加政, 1040310

5-22.運動會跑道用石灰劃白線,背景是操場東側教室  資料提供:溫榮吉

5-23.樂隊負責運動會典禮奏樂

資料提供:劉碧蓮

 

         賴國忠校長(311976)想起運動會印象與自己當年接力賽時的「糗事」:

          運動會時,來賓多,講話耗時。(賴國忠, 1031114

          三年級運動會,我參加大隊接力比賽,還發生過一件糗事。因為過去一、二年級運動會跑步經驗是跑完就去領鉛筆,沒有傳接棒的經驗。因此,當我接過同學傳過來的接力棒以後,自己未傳交接棒子給同學,把最後一整圈跑完,現在想起真好玩。(賴國忠, 1031114

你記得「興中興中,我們是民族的幼蒙,興中興中……」興中校歌嗎?

         記得運動會時,經常全校一起唱校歌。(賴國忠, 1031114

   "興中興中我們是民族的幼蒙,興中興中……",有時嘴中還會哼唱著呢!感謝先賢們提詞作曲,期待百年校慶中,與所有校友一起齊唱興中校歌,注視國旗校旗冉冉上升的光景。(鄭鴻鵬, 1040825

 

說起遠足,現在想起都覺得好遠的寶林禪寺,似乎是每位學生重要記憶:

5-24.遠足的地點:寶林禪寺   資料提供:何美燕。

 

              

          遠足地點為寶林禪寺,每位學生帶著水壺,也帶著便當。由於住家距離學校很近,加上當年少有機會吃便當,遠足帶的便當也只是裝著荷包蛋加醬油,對學生來說已經是人間美味。(許明森, 1040704

          遠足是一年一度的盛事,那一年(忘了是五年級或六年級)我們開心的帶著"乖乖" 和"飛壘口香糖"(我們是遠足要帶乖乖的年代)走到寶林寺,本班美麗的班導黃寶珠老師,也陪我們走到寶林寺朝聖。現在回想起來,這段旅程實在太不可思議了,我們竟然有辦法完成(如圖 5-24 這照片可能由當時訓導主任許炳老師掌鏡)。(何美燕, 1040827 )

5-25.佛光山校外教學

資料提供:劉明斐

5-26.中山公園校外教學

資料提供:劉明斐

 

                    小學記憶深刻的活動為遠足,走路遠足,低年級的目的地為秀林國小,高年級則走路至寶林寺。(王靖森, 1040107

5-27.台南校外教學

資料提供:賴國榮

5-28.台南可口樂校外教學

資料提供:賴國榮

 

          大家一定很好奇,當年畢業班有沒畢業旅行呢?校友張聰哲(311976)回憶當年邀集各班班長,大膽「上諫」校長,辦理畢業旅行的記憶說:

          在我們畢業之前,畢業旅行已經停辦多年,我們學生都希望可以畢業旅行。向老師反映後,老師提議,可以去向校長建議。因此,我們由各班班長代表,一起向朱校長建議,獲得朱聰仁校長首肯,才成就當年澄清湖畢業旅行的活動。(張聰哲, 1040829

 

                  圖5-29,原以為是當年教師的文康活動照片。在第31屆同學會中,展示這張照片,意外喚醒幾位班長當年勇敢表達意見,一起拜訪校長,爭取畢業旅行的勇敢記憶。這張照片記錄,恰好是當年朱聰仁校長帶領所有六年級師長,齊心為學生辦理畢業旅行的記憶。更重要的是,朱校長的開明作風,成全孩子的心願,成就這次孩子們印象深刻的畢業旅行。

 

5-29.朱聰仁校長與畢業班導師於澄清湖合照(650516)。後排左起溫榮吉、劉榮宗、賴清田、朱聰仁校長、紀晶華、劉熾烈等師長。前排左起陳秋茂、賴吉村、邱彩英、吳居富主任、廖溪河等老師。

資料提供:劉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