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96
  • slider image 152
  • slider image 153
  • slider image 194
:::

興中社區鄉土

鄉土教材 / 2019-08-24 / 點閱數: 120

  • 民雄鄉沿革
  • 地理位置與概況
  • 社區地圖
  • 學區各村沿革
  • 社區寺廟
  • 鄉野傳奇---民雄鬼屋
  • 地方名產
  • 工業區

民雄鄉沿革
img

                             img 

 

       民雄昔稱「打貓」,係舊時洪雅(Hoanya)平埔族隻打貓社,為當時洪雅族之中樞。打貓之地名,據日據時期從事山地語研究二十餘載,著名山地語權威,日人安倍明義著「台灣地名研究」書中稱「打貓為平埔番Taneaw社所在地,打貓係取其台語近音譯字」。又據「台灣勝蹟採訪冊」對本鄉隻地名亦稱「打貓一詞原屬番語,但當地居民牽強附會,謂鄭國姓運來老虎二隻,一隻潛來此地,一隻跑至高雄,以貓狗而殺之,故高雄打狗,此地稱為打貓,為無稽之談,姑妄聽之」。即本鄉「打貓」地名之起源,實係洪雅平埔族語Taneaw之台語近音譯字。
       本鄉在明鄭時代,己為鄭式開屯招佃所墾。鄭成功率兵復台施屯田制,設營駐兵,就所駐之地,自耕自給,農隙教以武藝,寓兵于農,是為「營盤」。據「嘉義縣開拓史」之記載「本鄉雙援莊為當時之營盤地」。證諸中樂村市場後,原屠宰場附近,昔稱營盤後,又福興村南邊許厝仔附近昔稱營盤崎,計本鄉當時確認設有營盤,屯田招佃墾殖之地,惟嗣據「郡志」載:「自施琅帥師征台,鄭克塽降清,官民先後離去,不數年沃土荒穢,番族分布。清入台初置縣時,打貓等地皆滿目榛狉,番族蟠踞,耕獵捕魚。」清朝佔據台灣,漢人逐年大量入居開拓,原住民遂徙入內山一帶。為本鄉尚有多數平埔族結社,與打貓街並立。在康熙年間撰「諸羅縣志」中已有打貓莊、打貓街、即打貓社之記載,可見本鄉街肆早已形成,開發頗早。根據諸羅縣志記載:本鄉於康熙年間,已開有打貓山腳大陂、打貓莊北虎尾寮陂等水利措施,並建官設倉廠四十三間,以藏粟用之于平糶。為免轉運之艱,且便於兵米之支給而不致有庚癸之呼,凡諸羅以北,半線(今之彰化)以南之微粟,皆應輸納打貓之倉廠。可證本鄉開發之既早,且舊時地位之重要。據「嘉義縣志」載:在同治年間,沈葆楨視事台灣,奏請墾田開山,經營新邑。劉巡撫以理番事務,設「撫墾總局」於打貓以治其事。則本鄉當時尚有為數不少平埔族,且開拓甚盛。
        本鄉明鄭時代隸屬北路天興縣。清朝初期隸屬諸羅縣,稱打貓莊。至乾隆二十九年(公元七六四年)設打貓安武局,仍隸屬諸羅縣,轄有打貓東保、打貓南保、打貓北保。乾隆五十二年因林爽文亂,為諸羅城時官民死守,乾隆特詔錫名「嘉義」,故改隸嘉義縣。嘉慶十七年(公元一八一二年)轄內改分打貓東上保、打貓東下保、八貓南保、打貓北保。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改為打貓東頂堡、把貓東下堡、打貓西堡、打貓南堡、打貓北堡。

 

光緒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戰爭議和,二月清廷與日本簽訂中日合約(馬關條約),割台灣及澎湖與日本,男女哭泣,鳴鑼罷市,推巡撫唐景崧為總統,宣佈成立「台灣共和國」。五月日本派樺山資記為台灣總督率軍來台赴任,義軍雖激烈反抗,但基隆終于失守,唐景崧等於六月四日承夜逃出廈門,台灣共和國遂亡。然各地義軍仍紛紛抗日,由於軍力懸殊,至八月全島悉陷。日本據台,先施軍政,翌年雖謂施民政,卻以憲警為先鋒。嗣又因抗日戰亂仍相踵,而忙於肅清台灣義民及討番,行政機構變動頻仍。自光緒二十一年至民國九之二十四年間,計更改有九次以上,而本鄉實施之地方行政組織,亦有七次以上之顯著之改制。

        光緒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在日本大本營公佈台灣總督府假條例,分台灣為台北、台灣、台南及澎湖島廳。同年六月十七日,訂頒地方關零時官制,本鄉隸屬台灣縣嘉義支廳。同年十一月一日,台灣總督府條例改正,施軍政,台南民政支部之下,設嘉義出張所等五處,本鄉隸屬嘉義出張所轄下。光緒二十二年四月,改施民政,公佈地方官制,設台北、台中、台南三縣及澎湖廳,台南縣設嘉義、鳳山、恆春、鹽水港四支廳,本鄉隸屬嘉義支廳,仍轄有五堡。光緒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台灣行政區更張,將三線一廳,擴大為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鳳山等六縣及宜蘭、台東、澎湖等三廳。嘉義縣下設十四辦務署及警察署,並另一撫墾署,並置打貓辦務署、打貓警察署、即打貓撫墾署於打貓南堡之打貓街,轄有打貓南堡、打貓北堡、打貓東下堡、及打貓西堡等四堡。而將打貓東頂堡,交梅仔坑(梅山)辦務署管轄。當時嘉義縣知事,有行政及司法權,並得發布縣令。辦務署係官、民之中介機關,置主理、副主理各一人,書記若干人。主理及書記以日人任之,副主理則任用台灣人,辦理街莊及徵稅事務,間條理民事爭訟。各街莊置街莊長,承主理之指揮、輔助執行街莊內有關行政事務及徵稅。

         民國二十四年十月一日,改保之區域縮為小區制,將本鄉原有之二十二保,劃分為三十一區,則將民雄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六保,劃分為九保,設民雄街五區、東勢湖二區、及番子區、頂寮區等九區。青埔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內二保,劃分為四保,設青埔二區及雙援區、竹子腳區等四區。江厝店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內五保,劃分為七保,設江厝店區、鴨母 區、頭橋區、田中央區、牛稠溪區及牛斗山二區等七區。好收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內六保,劃分為八保,設好收三區、崙子嶺三區及陳厝寮區、松子腳區等八區。林子委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內三保,仍劃為三保,設林子尾、大崎腳、北勢子等三區。區置區總代一人。

        民國三十二年八月五日,又將本鄉三十一區,再劃分為三十八區。則將民雄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內原九保,劃分為十一保、十一區。菁埔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內,原四保,劃分為五保、五區。江厝店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內,原八保,劃分為十保、十區。林子尾警察官吏派出所轄內,照原不變。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本省光復,重歸中國之版圖,惟本鄉迨於民國三十五年一月二十日,爰依三十四年十二月頒布之「台灣省鄉鎮組織暫行條例」之規定,成立民雄鄉,隸屬台南縣嘉義區,置嘉義區署於民雄國小內。將民國二十四年以前之二十二莊、保改稱村,易名為東榮、中樂、西安、寮頂、福權、東湖、頂崙、豐收、新山、三興、菁埔、平和、興中、中央、文隆、福興、山中、秀林、大崎、北平、松山、雙福等二十二村。首任鄉長為官派,由原民雄庄役場助役,賴人居充任。於[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一日,經鄉民代表選舉,當選鄉長之何甘棠接任。

       民國三十九年十月二十五日,本省行政區域劃分,廢區成立嘉義縣(則所謂小縣制),本鄉復隸屬嘉義縣。民國四十年全省時施地方自治,普選選縣市鄉鎮市長。四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村里行政區域調整,本鄉由頂崙村分出土庫仔、虎尾寮、為鎮北村。由新山村分出山仔腳為瑞豐村。由三興村分出葉仔寮為東興村。由菁埔村分出社溝為中和村。由和平村分出竹仔腳為西昌村。由興中村分出頭橋、下洋仔為興南村。由興南村在分為金興村,而成為二十八村。復於民國六十七年三月二十日,依省頒村里行政區劃調整合併實施方案,將不足二百戶之新山村併入北斗村,端豐村之山仔腳併入豐收村,另溪底廓仔即併入三興村,而成為目前之二十八村。


地理位置與概況
img

        一、 位 置img


  民雄鄉位於嘉義縣中心,地處嘉南平原之中。東接竹崎、梅山鄉,南隔牛稠溪而與嘉義市連接,西與新港、太保鄉毗連,北鄰大林鎮與溪口鄉。東西十六公里,南北十二公里。極東為東興村葉子寮東端,位於東經一二 O 度三 0 分三五秒。極西為西昌村竹子腳西端,東經一二 O 度二一分五 O 秒。極南為福興村牛稠溪南端,位於北緯二三度三 0 分 O 一秒。極北為鎮北村崙子頂段之北端,位於北緯二三度三五分 O 八秒。全鄉面積八五十五 00 五平方公里。

       二、 地形及自然環境

民雄鄉境內,東為丘陵地帶,屬玉山西山脈。自大崎角、東湖子、山子腳向東延伸後山仔山丘,銜接竹崎鄉苔蕉山,進入中央山脈。向西逐漸平緩而至平原。丘陵地帶約佔全鄉四分之一。以松子腳之牛頭崙頂為最高,海拔一六二、六公尺。西昌村竹子腳較低,海拔一六、八公尺。而福興村之牛稠溪底為最低,海拔九.八公尺。束方丘陵地帶,多為林木果樹,且峰巒疊翠,綴以黃色梯田,風光綺麗。尤其松山村後山仔之內埔子水庫,俗稱虎頭崁埤,形似珊瑚,碧水連漪,青山擁翠,景觀幽美,富有開發觀光區之價值。

Image07.jpg (212696 個位元組)與嘉義市相臨的牛稠溪

   本鄉南端有牛稠溪(朴子溪上游),東北端有三疊溪上流,尚有大小溪坑支流,千接好、東勢湖、民雄、鴨母圭等大排水系統,有好收、興中兩圳及支線,並有內埔子水庫及曾文水庫之灌溉系統等,以灌溉境內田園。但因水源不定,且看天田多,是以開鑿地下深井補充灌溉。

三、 地 質

  本鄉東方丘陵地帶,乃屬新生代第四紀更新世之膠結不良礫岩及紅土台階沉積岩,為紅壤系中粗質地,或中質地,多尼酸性。西方平原地帶,以拈質土壤系申細質地為多,係現代之砂、枯土、碟土壤,而多屬中性。

四、 氣 候

   本鄉氣候溫和,屑亞熱帶海洋性氣候。草木終年不凋,稻可一年兩熟。甘蔗或風梨、龍眼、芒果、柑橘等熱帶水果產量甚豐。夏秋特長,豪雨時沛,釀成災害。冬季甚短,乾燥風冷,但近來霜雪不降。春風一到,氣溫逐漸回昇,旋即梅雨連綿。夏季氣溫上昇,恒溫在攝氏三十三度左右,罕達三十七度,烈日當空,火傘高張,熱帶氣氛甚濃。午後黑雲密布,雷電交加,驟雨傾盆,須臾雲散雨收,涼風消夏,恍如秋天。及秋殘暑未退,氣溫猶高,鬱熱玩久,颱風頻生。雨量曾達二七九公厘,山洪暴發,流橋毀道,狀尤慘但。入冬以後罕至八度以下,空氣乾燥,陽光溫暖,倘遇朔風凜烈,寒風眨骨,氣溫陡降之日,其嚴寒尤勝北部,最低曾達三度。

   本鄉為風力分級一五 O 級區。秋冬季為東北系季節風,每年約自十月下旬起至翌年三月下旬,約五個月,冷風侵肌,風力強大。夏季為西南季風,概始于五月下旬,止于九月下旬,為期約四個月,風力不如東北季風強力,但多雷雨。因低氣壓系颱風多起于菲律賓以東海面上,而台灣位于颱風行徑之要衝,每年常以夏季及初秋,造成週期性災害,尤以七、八、九之三個月為最。幸有台灣山脈屏風,無東南部慘重。

  惟颱風必挾豪雨,本鄉為害之列,當以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七日之所謂「八七水災」,及民國四十九年八月一日之所謂「八一水災」二,秀林村之溪底寮子及西昌村尤其慘重。而風災最烈者,當以民國七十五年八月二十二日之「韋恩颱風」。當時颱風行徑迥異,初由巴士海峽偏西向大陸行進,已過台灣,遽然繞道改向東方,旋又加烈右轉,從濁水溪登陸,吹強勁南方,風雨交進,毀屋拔樹,為之建材價漲。

  本鄉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因此夏季特長,多至二百天以上,故作物成長季節甚長,栽培季節限制不嚴,易於選擇農作種類,對于作物與樹木之成長,天惠特厚。氣候雖利于農作,獨惜春季春雨連綿,影響農作收成。及至夏秋,豪雨傾盆,洪水暴發,土壤侵蝕,為害莫大。

        五、 地 震

   台灣位於第三紀造山帶,地層經斷層、褶皺等作用,而成為時代較新,地形高聳之山脈,尚屬地質構造上之弱帶。因主要造山運動期以後餘波,地震活動頻繁。本鄉又在橫斷地震帶之中,且近火山脈,地震較多,被害較大。

  本鄉有史以來,震劫最大者,為光緒三十二年(公元一九 O 六年)三月十七日上午六時四十二分之丙午烈震。因震央正位於民雄附近,被害最慘,房屋倒塌,死傷無數,據文獻記載,本鄉廟宇,無一幸存者。此次地震,曾發生前震一次,其餘震,則自當日起至四月九日止,二十四日間,餘震九六十九次。所產生地變情形,以梅山鄉斷層最為特殊,此一斷層,由梅山鄉中庄,呈北東東走向,延長凡十三公里,斷層線之北側,大致向東移動。

  其次為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十七日上午三時十九分之六級地震。震央在嘉義東南約六公里之中埔鄉龍山腳附近。此次地震之地變情形,僅見地裂、山崩,但無斷層之發現,此巨震發生後,當日曾有有感餘震三十一次。以後直至第四日,每日均有感餘震二十餘次。且每次震前,輒聞地鳴,其音如低沉之遠雷,睹之心驚肉跳。其後即減為一日三、數次,而逐漸減少。此次災情,嘉義最慘,房屋倒塌,死傷.無數,而本鄉較微。

img

學區各村沿革
img
img


各村位置圖


興中村沿革概況

    img本村由舊時江厝店、江厝仔、義橋仔、劉竹仔腳、睦墘、客人莊等合併而成。江厝店、江厝仔等係粵潮人江姓先民拓殖聚成之村落,因而以江厝命名,且為粵潮人故奉祀三山國王。本村清朝時,屬打貓南堡。日據時期於宣統元年,改屬打貓支廳打貓區,民國九年改為民雄在江厝店保。光復後改稱興中村。轄內有民興警察派出所、嘉南水利會興中工作站及興中國小等機關、團體及學校。全村面積二.四八四五平方公里。

 

 

 

興南村,金興村沿革概況

        本村由舊時:頭橋莊及下洋仔莊合併而成。於清朝及日據兩時期,省公路台一線未開設之前 ,曾經設頂渡於頭橋牛稠溪邊,以竹筏渡往來行人。本村清朝時,屬打貓東下堡。img日據時期之宣 統元年,改屬打貓支廳大崎腳區,民國九年改屬民雄庄江厝店保,復於民國二十四年改為民雄庄 頭橋區。光復初朗合併於興中村,於民國四十二年,再由興中村分離,因位於本鄉之南端,故命 名為興南村。轄內有頭橋工業區。自民國二"十二年八月工業區開發完成,陸續設廠以後,已成為 繁榮地區。全村面積二.三六九一平方公里。八十三年七月由於金世界社區人口增加迅速,再由本村分出金興村。

 


山中村沿革概況

      img本村由舊時:牛斗山莊頭、龍目井仔、許厝 (昔稱營盤前)、過港仔、大厝底、公館、廓尾、港前、港後、後壁田仔等合併而成。牛斗山及龍目井仔地名之由來,據嘉義管內采訪冊記載:「打貓山龍,從八通關山發脈而來。由大坪頂莊.再從大牛頭墩山分二支。 一從北畔由陳厝寮莊,穿田從圳溝墘莊、崙仔頂莊,由中莊入打貓街。一從南畔由雙福莊,直至義橋莊,穿田過西至江厝仔莊,再起三山。一曰西方月山(指中央村司公月山) ,一曰牛蛋山,一曰牛斗山:中起一高峰,曰真武踏龜(現牛斗山莊前,大眾爺廟後崙仔) ,此山自東至西約有四、五里長。山上二小井相連,闊有三尺,深四尺。此井泉甘水清,旱天泉水長流,滿井不渴,俗曰龍月井」。龍目井現已埋沒。昔位於從江厝店入本莊北方處。

      本村清朝時,屬打貓南堡牛斗山莊。日據時期於宣統元年改屬打貓支廳打貓區牛斗山莊,民國九年改為民雄庄牛斗山保。光復後因本村地形,四周被丘陵圍繞,故改稱山中村。現因民國於六十七年,將山丘土方充為高速公路路基,已成平坦,地名已名不符實。全村面積四.二七九 O 平方公里。            

 

  平和村沿革概況

        本村由舊時:雙援、頂店仔、柴頭猴、番仔溝等莊合併而成。據嘉義縣開拓史載:雙援莊為明鄭時,延平郡王鄭成功屯田墾殖之營盤地。清朝時屬打貓南堡。日據時期,於宣統元年改屬打貓支廳打貓區,民國九年改為民雄在之雙援保。光復後改稱平和村。全村面積二.八一 00 平方里。

寺 廟 篇
img

img
民雄大士爺廟

    人類自原始時代以降,即為「報本反始」而祐祀天地、祭祀祖先;再為「崇德報恩」而祭拜神靈及創造行業的祖師爺;並因為基於「人道」的關懷,而祭祀鬼魂,一如對待自己往生的親人般善予「薦亡」普度。這一切都基於人類與生俱有的「情義」之本性使然。

    在「祭如在」的信念下,祭拜神靈時,總會自然流露的與天地鬼神展開對話,表達內心的崇敬、懷念,以及報告自己的情況和心願 。此外,在傳承以為宇宙間的事物,皆由神靈所統治的關係,從而即有讓災祈福的申訴;當遇有無法避免與不能掌控的情事,神靈就是最大的慰藉。

   台灣的地理環境及社會背景非常特殊,先民的移民是在海禁及遷界令限制下,以孤身或偷渡的方式進行 ,當科技末發達的時期,黑水溝旋流造成海難頻傳 ,如幸能上岸,又因台灣仍末開發,瘟疫、番害及颱風、地震在在都要人命;緣此 ,離鄉即背負神明和祖先神祉牌位,一切的未來只有托付神靈保佑 ,這就是台灣祭拜神靈之風特別盛行的緣由。

    民雄這個漢人開台的原始根據地,宗教信仰文化獨具特色:本鄉廟宇所崇拜的神尊,初皆為先人移民時從原鄉攜奉而來的私家神,基於大愛無私而開放予人參拜,進而獻出從公,再鳩資創建大廟,故香火肇基深遠而紮實鼎盛;這種信仰在各聚落為村廟,如雙福村保安宮;在民雄市區則成全民雄鄉,甚至信仰轄區達二縣市、六個鄉鎮的區域性廟宇 ,如民雄「慶誠宮」、民雄「大士爺廟」。正因為前揭所述,本鄉的廟宇具有祖先開台創始的歷史意義,以及由基層逐次建立的信仰基礎,所以民眾的信仰堅深,其活動即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確實有血濃於水的情愫。

    其次,緣於前述本地先民開台時的特殊環境與背景,對於一道同來的諸多死難亡魂,基於「人道關懷」,乃再迎請觀音大士化身的大士爺前來「薦亡普渡」,其歷近三百年的「供食」、「供法」科儀,洵極盡「終極關懷」之所能,因此大士爺普渡自清領以降,即為本島七月最盛大而原始的祭典活動。同最盛大而原始的祭典活動。

    再觀諸本鄉二十八村,連社區文化規模的廟宇共四十六座,崇拜玄天上帝於三月三日祝千秋的聚落有葉仔寮、鴨母  等十二村;崇拜保生大帝於三月十五日祝暇的聚落有西安村、雙福村等八村;崇拜觀音佛祖於二月十九日聖誕的聚落有頂寮、東湖仔、義橋仔等七村;此外:

正月十五日東勢湖約三官大帝聖誕

正月十八日田中央的池府千歲聖誕

二月十五日雙援的開漳聖王聖誕

二月二十二日樣仔王公聖誕

二月二十五日江厝店三山閻王聖誕

三月二十三日民雄慶誠合開台媽祖聖誕

四月二十六日中樂村騎虎尊王、神農聖帝聖誕

五月五日金世界忠義千歲千秋

六月十六日頭橋、福樂約五府千歲聖誕

七月二十一日民雄大士爺聖誕

    天地之間,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一定有宗教信仰存在,只是表現的方式或態樣不同而已。至於吾人所信仰的神靈種類殊多,也許是天、地、山、川、石木或人物與傳說的昇化,在在備具,不論其所由來為何,要有所感應為尚,而且,在所有不同的信仰神靈間並無優劣高下之別,因此就吾人的立場而言,有所謂「心誠則靈」,就神靈立場以觀,則謂之「佛度有緣人」,這就是信仰自由的理論基礎 。

    宗教信仰的意義除建構人與神在心靈慰藉上的功能之外,同時也因之而串連起本人之間的關係,擴大為群體或社區的文化,展現宗教各種相關藝術成就;正因為如此,所以宗教信仰活動與日俱變,從不同的宗教信仰表現,吾人可得而探究不同時空的生活狀況。

                                              節錄 認識民雄尋根訪勝 導覽手冊


  寺廟篇 ~ 興中村

img

img廣安宮:位於興中村四鄰江厝店十二號。緣起未詳,相傳乾隆初期,從廣東潮州府揭陽縣三山國王廟,分身奉祀於   因人口漸多,信者日增,乃由鍾姓發起鳩金創建廟宇。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大地震坍塌,於民國二年由劉豬倡議醵資六百圓重建木造新廟。嗣逐漸頹廢,至民國五十年,村眾鳩金修建。本廟為村長擔任管理人制,主祀三山國王,從祀五榖王、太子爺、土地公等,例祭日農曆二月二十五日。

 

 

觀音媽廟:位於興中江厝仔二號。民國三十五年,賴王新丁勸募創建。本廟為信徒推選管理人制,主祀觀音媽,從祀關公、太子爺,例祭日農曆九月十九日。

 

豐厚宮:位於興中村一鄰義橋。創建於民國十七年,緣起未詳,民國七十年十二月鳩金重建。主祀福德正神,例祭日農曆八月十五日。本廟為信徒推選管理人制

 

img玄靈宮:位於興中村劉竹仔腳七號之二。民國七十六年五月由劉松柏捐贈土地鳩金創建。本廟為信徒大會選舉管理人制,主祀九天玄女,例祭日農曆四月八日。

 

 

 


寺廟篇 ~ 文隆村

img

       玄德宮:位於文隆村十鄰四十七號。據傳於乾隆年間,盧、蔡、張三姓莊初期,僅奉祀土地公於民宅。後添奉祀觀音媽,始建土結廟宇,取名觀音媽廟,惟年代未詳。同治初期,莊民又由牛稠溪莊奉玄天上帝合祀。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大地震,土結廟宇坍塌保正鵠發起鳩金四百圓,於宣統元年重建為木造廟宇,改名玄德亭。民國二十八年廟宇蛀蝕腐朽不堪,時保正盧仁定倡議,將三界公會之公田出售,得款為改修磚造牆壁,但因經費不足,延至民國三十六年得村眾醵資,完成為磚造瓦葺新廟。民國六十二年經信徒大會議定,改為玄德宮。本廟為信徒大會選舉 管理委員制,主祀玄天上帝,從祀觀音媽、北斗四將爺、太子爺、土地公,例祭日農曆三月三日。


 

       福德宮:位於文隆村十鄰。創建於民國六十二年八月。本廟為信徒大會推選管理人制,主祀福德正神,例祭日農曆八月十五日。


 

        鐵圍山行府廟:位於文隆村十三鄰建國路二段二八七號之九四。民國七十四年三月,由樊金和、許能通等倡議創建。本廟為信徒大會推選管理員制,主祀焦面大士,例祭日農曆七月十九日。


寺廟篇 ~ 興南村

img

耀明宮:位於興南村七鄰頭橋十二號。創建於同治八年,由莊眾醵資建於縱貫鐵路處,原名池府王爺廟。光緒三十二年因開闢鐵路遭拆除,乃由蔡祿、蕭旺樹發起鳩金一百二十圓,遷建於現址,為木竹造廟宇。至民國二十五年,蕭集和、何天註、盧利乾、金水丹等發起,鳩金重修。光復後鑑於廟宇簡陋,由村長黃通月及何天註、洪春木、劉羅土等倡議,醵資添建拜亭,漆新內殿。本廟為信徒大會選舉管理人制,主祀池府王爺,從祀媽祖、城隍爺、太子爺,例祭日農曆六月十六日。


 

忠義公廟:位於民南村十四鄰立德街九二號。創建於民國七十三年。本廟為信徒大會推選管理人制,主祀忠義公,例祭日農曆五月十六日。

 


  寺廟篇 ~ 福興村

img

廣興宮:位於福興村六鄰六十號。據傳乾隆元年,廣東潮州府饒平縣人張太保,從大陸武當山迎來玄天上帝奉祀於民宅,闔邑共沾神惠,曾醫瑜嘉義縣自知縣而頒額(額現尚存),因而傳揚遐邇,信者頗眾。迨至咸豐六年一月,由熊家埤倡議,募銀三百創建於現址。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大地震倒祀,即由張傳秀發起鳩金五百元,於宣統元年重建木造廟宇。民國十一年張國智、詹修、張水丹、熊天生等倡議醵金修建。嗣於民國三十年嘉義大地震廟宇受損,奈時值日政府推行皇民化,禁止修廟。迨至光復第一屆村長張卿錡發起重修。民國六十五年村長楊金露鳩金重建。民國七十七年村長張金鐘、主任委員張松樹倡議醵資購地,添建鐘鼓樓、香客休憩室等。本廟為信徒大會選舉管理委員制,主祀玄天上帝,從祀觀音佛祖、保生大帝、五穀王、關帝爺、開台聖王、太子爺等,例祭日農曆三月三日。


寺廟篇 ~ 山中村

img

       

img

廣濟宮

        位於山中村六鄰牛斗山七十八號咸創建於咸豐年間,源起未詳同治十年十一月,由郭植葷、郭植梅、郭植華等醵資二千一百餘元改建.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大地震坍塌,賜由郭深海、鄭  贛等發起. 金三千九百於餘圓,於明國二年重建木造廟宇落成。 民國三十六年曾經整修,但因年久破舊,乃於民國六十六年由信徒醵金重建。本廟為信徒代表選舉管理人制,主祀池府王爺,從祀五穀王、保生大帝、媽祖、太子爺等,例祭日農曆三月二十日。 


  寺廟篇 ~ 中央村

img

img


     順天宮:位於中央村十二鄰田中央七十七號。創建於道光二十八年,由王天來、劉海等鳩金建廟。本宮舊時俗稱王爺廟、主神池、李、吳、朱、范等五府千歲,係由南鯤
代天府分身而來。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大地震倒塌,嗣由何在其、魏庭、劉智等發起,鳩金八百餘圓,於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重建木造廟宇落成。至民國二十二年經何茂竹、何甘棠等倡議,鳩金重修。民國四十七年組織修建委員會,醵資重修廟頂、牆壁並油漆,廟茂煥然一新。本廟為信徒大會管理委員制,主祀五府千歲,從祀保生大帝、太子爺、開台聖王等,例祭日農曆正月十八日。
       img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與十月二十二曰二次大地震,把拜亭震塌,八十九年重建落成。根據筆者深入探訪,順天宮建廟歷史應再往前推進於嘉慶年間,甚至於乾隆時期,因中央村於乾隆年間,就有閩漳平和縣人何元英卜居於此,開墾荒地。又根據中央村八十六歲郭金連老阿伯口述,說先輩曾提起,嘉慶君遊台灣時,太子太保王得祿,往竹山救駕,回來家中,生了場大病,無法醫治,幸賴本村王爺起乩,才得以救治。順天宮目前廟地於道光年間,屬於村民﹁黑面提﹂所有,有一次﹁黑面提﹂生病,無法醫治,來請示池府王爺,當時池府王爺又看上此地,跟﹁黑面提﹂商量,兄要王爺把你身體醫好,請他捐地建廟,﹁黑面提﹂於是答應池王爺的要求,後來﹁黑面提﹂的病就讓池王爺醫好了。說到這裡,老先生更是振振有詞,說池王爺多麼的有靈感,神通廣大,本村有一次廟會,輦轎起乩,四人抬的轎輦,直衝進廟內天井,當時,四人同時雙腳離地,直衝上天井,幸多人用力把他們拉下,要不然就不知要怎麼辦?約一百年前,順天宮所有信眾,每年都徒步往麻豆代天府與南餛鯓代天府進香,來回都須好幾天,說到進香的盛況,陳煌圯與鄧文明兩位前輩對於徒步進香的年期,由於記憶的模糊,兩個爭得面紅耳赤,叉覺的有趣,一夥人在旁看得哈哈大笑。從順天宮的訪談中,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沒有記錄的歷史,尤如失了根的民族,所有的歷史是空白,從他們的記憶中去模索,真真假假都有所出入,真實性比較讓人有所疑慮,而比較能讓人所接受的:正廳上方﹁德被蒼生﹂,道光戊申年端月,魏步垣所贈的牌匾,就很實際的能知道廟宇的年代。而傳說必境只是傳說:如王得祿的事蹟,就因無據可考,若不是八十六歲長者口中說出,這些的傳說就真的完全失傳,但是這些的傳說,就比較不會讓人所接受。


        千年宮:位於中央村一鄰新庄。創建於民國七十三年八月。本廟為信徒大會推選管理人制,主祀觀音佛祖,例祭日農曆九月十九日。


  寺廟篇 ~ 平和村

img

好嘉宮:位於平和村一鄰頂店仔七號。創建於民國二十二年,於民國四十三年,莊眾醵資重修。本廟為信徒推薦管理人制,主祀保生大帝,例祭日農曆三月十五日。

玄武宮:位於平和村六鄰番子溝十三號之一。創建於民國六十六年,由何盛雄發起鳩金建造。本廟為信徒大會推選管理委員制,主祀玄天上帝,例祭日農曆三月三日。

玄聖宮:位於平和林四鄰雙援十五號之一。於民國七十二年,由何安定等倡議,醵資購地創建。本廟為信徒大會選舉管理委員制,主祀開漳聖王,例祭日農曆二月十五日。

鄉野傳奇---民雄鬼屋
img

img住民雄的人鮮少沒聽過「鬼屋」大名的,或多或少也都曾前往「憑弔」一番。民雄鬼屋,還數次上報,讓民雄人「與有榮焉」。位於嘉義縣民雄鄉雙服義檢山墳場附近,一棟古老、破舊、廢棄不用的三層紅磚樓閣,多年來一直以 「鬼屋」的傳說口耳相傳:

面對著滿目荒痍,斑駁的牆上滿部各式各樣的字跡,各路英雄好漢的傑作;庭園內雜草遍生、高過於膝,幾乎將通往樓閣的幽曲小徑掩沒;樹木茂盛高大,樹影陰鬱;風吹草動,枝葉搖曳,看起來真有那麼一點味道。若是在晚上前去,心理真會因而昇起一股不期然的恐懼,陰森的氣氛,感覺不到一絲「人氣」,勾起了潛藏再幼時回憶中的懼黑本能,腦中部由得浮起種種有關的傳說,開始疑神疑鬼了。

回想當年,以紅磚砌疊得相當完整的樓閣初建成之時,一定是莊嚴雄偉,美輪美奐,傲視當時整個打貓-民雄舊稱打貓。根據資料得知,這棟三層紅樓的主人是「打貓員外」劉裕,台灣人習慣稱呼富有人家的當家為「某某舍」(以台語發音),故人稱其「阿預舍」。距今約六十多年前,據說是打貓首富的阿裕舍在神明的指示下,跟隨著一團神火前來到雙福義檢山下,神火熄了,神明說那快地的風水好,適合於建屋置產。於是阿裕舍就走訪各地有名的宅邸,聘請當時出名的建築負責,然後,樓閣落成了,吸引了全打貓人的注意,著實轟動好一陣子。img

如此一棟令主人引以為傲 、風光一時的紅樓,為何後來劉家子孫會遷離到別處居住呢?難道真的如同傳言中所說的鬼影幢幢,住不安寧,因此把劉家人嚇走嗎?

有關這棟古樓的傳說紛紜,眾說不一,說者描述得煞有介事似的,使聽者不知是真是假,更由於距今已久,已不甚可考了。傳言是從日據時代開始的,某天有一小對日本士兵行營在古樓過夜 ,夜晚被鬼所迷惑,因而開槍誤傷自己。接著台灣光復之後,駐紮於古樓的軍隊中,有一名炊士兵忽然生病死亡--種種怪異,離奇的現象,事件於是成了鄉民們茶餘飯後談論的傳奇資料。有人說,阿裕舍因為和負責建築紅樓的建築師有了恩怨,於是建築師就在樑上、地上暗埋詛咒,才會出事、鬧鬼;有人說,家中女樸不堪飽受虐待,投井自殺而死,因此死後含冤,陰魂不散,夜間出現作怪;也有人說,發生怪事的原因是樓房的高度超過墳場的義檢山,在地理上犯沖等等。由於這些傳說的流傳,史的荒廢的古屋始終蒙上了一層恐怖、陰森、令人害怕的氣氛。目前殘存的斷垣頹壁、被封閉起來的古井,更加深了腦海中的印象。對於遷居的緣由,劉家子孫卻另有一種說法。

img根據阿裕舍的後代指出,因為古樓地處偏僻,所以才遷居民雄興中國小附近,最後連獨居古樓的阿裕舍也遷出,受家人照顧,安享晚年 。古樓因而乏人整理,隨著歲月的侵蝕,風吹雨打日曬,漸漸剝落老舊,更加上由於主人為了避繳房稅,拆除全部屋頂瓦簷,只留下空空四壁。遭受冷落的紅磚古樓,不再有昔日的風貌,於是竟成為鄉野傳奇中的「主角」,而被附加了幾篇故事,連電影也爭相取材,故事流傳開來,古樓就變成了鬼屋,再也解釋不清了。

對於這些傳說,人們通常分為兩種態度:一是不相信、排斥,他們認為,再講求實政精神、科學昌明的今天,相信怪力亂神之說實在是令人想不透的事。實際上,人們經常因為害怕,心理失去平衡,救生出許多幻覺,鬼就是這樣成形,使人們時時恐懼。他們覺得,不足採信的謠傳,把古樓蒙上一層陰影,人們明知鬼神都是幻覺,卻仍有多數人相信,尤其是當提到古樓時,首先就在心中塑造有軌的形象,古樓又怎能擺脫鬼屋的傳言呢?

另一種態度是半信半疑,不排除其可能性。他們認為,即使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仍有許許多多的現象是現今所謂的科學所無法解釋的,對於有些一切以目前的科學為圭臬,現階段科學所研究,所能探討的範圍以外的都視為不科學,無稽之談的人,並不是真正具有科學精神的人。他們覺得,凡事無風不起浪,古樓會有這些傳說,應該是曾有古怪之事發生,並非所有靈異事件都是幻覺或是好事之人捏造出來的。既然沒有親眼目睹,並不能確定真有其事,但亦無法證實沒有鬧鬼,只好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了。

歸去之時,發現附近人家屋旁的空地上建造了一間小廟,廟門以鐵窗鎖上,並沒什麼香火,也不知道供的是什麼神,至於是否建來鎮壓什麼東西的,那更是不得而知了。

img img
 

 

地方名產
img

民雄名產—金桔

    img聽到「民雄名產」,可能很多人第一個反應是:「民雄也有名產?」之後開始猜:肉圓?…等。可是,猜的東西在別地也有,並不是民雄獨一無二,獨具特色的。只有一種東西目前別地沒有。包裝上明明白白印著「民雄特產」四字,就是金桔加工品。
       對於金桔,本地人或許也沒有印象。金桔,又稱「四季桔」,是一種綜合熱性,涼性性質的水果。但是不適合生食貴在加工。金桔有藥用的功效,在「神農本草經」這本漢樂書中對「桔皮」的效用謂之「去風理嗽、下去通神」,本草經列為上品,能治病是取其理氣燥溼之功。入補養藥必留白(皮下部分為白),食用可下氣消痰;藥則去白,去白名「桔紅」,兼能除寒發熱(理感冒)。
        民雄鄉農會為創造地方名產,輔導、獎勵栽值金桔,以之為原料,而加工精製成食品,自設廠由農會監製至今已有三十年歷史。曾獲民國六十五年全國工農產品展覽會特優獎,民國七十一年行政院衛生署食品工廠衛生管理優良獎,民國七十三台灣區第一屆優良特產食品評鑑會金牌獎。
        金桔可製成的加工食品種類眾多,雖然原料相同但其製法不同,所具有的功用亦不同,可分熱性及涼性。利用科學方法,抽曲不同性質、成份,精製各種產品。熱性可製成金桔餅和金桔油,涼性可製成鹹桔餅及金桔汁。以下簡介各種加工食品的製造過程。
        金桔餅的加工過程為:洗滌、切果、脫子、脫酸、去除苦味、醃糖、加蜜、拌糖、成品、包裝。金桔油的製造方法是:果實連皮去苦味、高溫精煉、濃縮抽取、裝瓶成品。金桔汁加工方法即:壓榨成汁、低溫殺菌、過濾、包裝成品。鹹桔餅製造程序:整粒醃漬、脫酸、脫子、除苦味、切片烘培乾燥、包裝。其熱性功能據說能保健強身,涼性功能據說能消炎退火。
        看過上述大略的介紹,對於民雄名產-金桔,應該是多少有些了解。您身為民雄人,今後若是有人問起:「民雄有沒有較具特色的名產?」至少不會再是一副茫然的樣子,不會再有張大了口,半天回答不出來的情形;至少,可以挺挺胸膛,應道:「有啊!民雄的名產就是-金桔!」

 

民雄肉包

img民雄肉包」在中南部地區,所代表的不只是嘉義縣民雄鄉台一線旁那家味香好吃的肉包店而已,甚至是座地標。它的名氣不只是因為製作、販賣的肉包好吃而得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早在三十五年前就已經是「SEVEN-ELEVEN」了,至於是不是台灣省第一家廿四小時營業的商店,沒有人正式調查過。

  三十五年來,「民雄肉包」確實一直是廿四小時,從不間斷的服務南來北往的客人,由於幾十年來都不必打烊,店門變成了佔空間的累贅,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不知不覺間被丟棄了,因而,一般客人遂略去「民雄肉包」而不名,乾脆叫它「那家無門仔」。

  民國五十年間,那時的縱貫線是台灣最大的交通動脈,不管是南貨北運或北貨南運,廿四小時的過往車輛,都必須經由縱貫線。當時有一位在縱貫線民雄段旁賣小吃的鄉下村婦張金治,看好這個往來車輛有如過江之鯽的龐大市場,認為如果能在這裡販賣一樣便宜、好吃又可裹腹的食物,一定可以吸引許多顧客上門。

  當年位於縱貫線民雄段旁的民雄魚市場,是高雄港遠洋漁貨的轉運站,經營的是北自西螺、南到新營的魚貨批發生意,每天半夜凌晨起一直到天亮,進出的魚販不計其數,市場內人聲鼎沸非常熱鬧。張金治左思右想,認為肉包便宜、好吃、不佔地方又可填飽肚子,忙碌的魚販還可以一邊吃包子,一邊討價還價做生意,是市場裡的最佳商品。

  雖然張金治讀書不多,卻有獨到的眼光和品質保證的觀念,她相信惟有好吃的肉包才能留住客人,加上堅持薄利多銷的原則,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獲得川流不息的顧客信賴,由於應接不暇,在欲罷不能的情況下,只好一而再的延長營業時間。每天做完了魚販的生意,緊接著要應付空著肚子趕著上課的學生和上班族。

  學生和上班族走了,陸續起床的家庭主婦也向她買包子當早餐。因為肉包的生意好,午後過往的貨車司機,也好奇的聞香下馬,吃個包子、喝杯解渴的冬瓜茶或豆漿,就這樣,民雄肉包店彷彿今天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一般,成了省公路上司機打尖的一處據點。

 

img  距離開張大約一年的時間,張金治的肉包店在縱貫線上已經小有名氣,她並以一介女流之輩,決心採取廿四小時三班制的營業方式,並且全年無休,隨時讓顧客可以吃到香噴噴熱騰騰的包子。張金治這一作法在今天看來也許並不稀奇,但是,在當年物質生活匱乏,經濟尚未起飛的年代裡,卻是一項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創舉。而且,距離台灣仿效日本廿四小時便利店的普遍設立,她在經營觀念上起碼已經領先了三十年。

  雖然她賣的商品是不起眼的包子,但是,包子卻小兵立大功,民雄肉包店每天經常門庭若市,除了大部分是聞香下馬的司機大哥外,也有不少中北部的民眾,透過老饕的口耳相傳,或親友的介紹,經過民雄時往往吃上幾個,還不忘外帶一些包子回家享用。(吳志明提供)

 

 嘉義酒廠

 

        嘉義酒廠位於民雄工業區中山路四號,廠區遼闊,面積三一.四六公頃,以生產高粱酒為主,主要產品有玉山 頂級陳高、玉山陳高、玉山特高、卅八度C玉山特高、茅台酒、竹葉青酒、五加皮酒、八仙酒、參茸酒、精釀陳年紹興酒等,各項涸類參加世界菸酒評鑑會歷次得過金、銀、銅牌,尤其是玉山高粱酒於一九九五起連續三年獲得金質獎,寫下國際永久最高品質獎章紀錄。

為因應改制民營及加入WTO之後酒類市場開放影響,酒廠採多角化經營,廠區北邊設有酒類文物館,作為觀光景點。文物館門口左邊利用廠內紹興酒甕堆置在古牛市上供遊客拍照留念;文物館右邊以古色磚塊砌成噴水池,象徵財源滾滾不斷。館內樓下更以柚木裝飾成古色古香,讓遊客進入館內享受中國式酒館風格,並設有品酒櫃、酒類販賣櫃、副產品販賣櫃。品酒櫃專供遊客品嚐各酒類風味;酒類販賣櫃供應公賣局各酒類產品供遊客選擇購買。至於副產品販賣櫃則供應紹興鳳爪、雞翅、五加皮米糕、參茸酒益壽蛋、高粱酒香腸、酒香鳳梨、芋頭、米糕、紅豆四種口昧冰棒、酒杯等供遊客消費,酒類文物館自開放以來,遊客參觀人數絡繹不絕,為酒廠帶來一筆收入。

民雄夜市與小吃
 

  住民雄的人都清楚民雄鄉較具有規模﹑發達的區域有二處:民雄及頭橋、雙福一帶。目前所知民雄鄉的夜市也是位於這二處地方。跟絕大部分的夜一樣,少有人去注意他們於何時形的,如何聚集為夜市,只知道這二處夜市形成已久,有多年歷史了。

   位於民雄的夜市,是在西安村的保生街附的巷子,夜市的攤位種類和其他的夜市都很相像,吃的﹑喝的﹑衣服﹑生活用品﹑雜貨﹑玩的(賓果盤、彈珠台)﹑錄音帶﹑錄影帶﹑舊書、雜誌等。但是,近來因規定保生街不得擺設攤位,小販們全都「縮」進了附近的小巷子裏。位於頭橋的十字路口的夜市來得大,攤位的數目﹑種類也較多。

   民雄的夜市是每星期一營業,頭橋則是每星期六,每當 有夜市的日子,附近總是熱鬧非常,夜市裡人朝洶湧,逛夜市的人每個都滿懷興致的前來購物﹑遊逛﹑飽食一頓。夜市給了人們方便﹑休閒,提供人們購物,排遣無聊的需要。

 說起小吃,位於民雄國小前的巷子內,有許多不同的攤位︰冷飲冰品﹑鱔魚麵﹑海產﹑酸辣湯﹑水餃﹑肉圓﹑各式麵食﹑筒仔米糕…等,種類豐富,價錢亦合理。

 頭橋﹑雙福附近省道上亦集中不少賣飲料的,有些是汽車旅館﹑餐廳,有些賣自助餐﹑便當及飯類,有些賣麵食,有些賣海產。這些店面並不全在省道上,一些在十字路口的支道上。總之,頭橋亦是一處小吃集中的地方。

 若是那天在民雄有事,沒時間回家吃飯;或是心血來潮,想打打牙祭;或是親有來訪,想招待他們吃吃民雄的東西,那麼,這兩處小吃集中的地方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

民雄鄉工業區
img

       民雄鄉之工業區為嘉義縣最早設立工業區之鄉鎮,鄉內又分設民雄工業區及頭橋工業區,分別位於台一線省道兩側,東為民雄工業區,西為頭橋工業區,對外運輸皆以台一線省道為主。總面積共 330 公頃,分別於民國 69 年及 62 年開發完成是一個綜合性工業區。兩工業區發展至今帶給鄉內繁榮與發展使原本鄉下純樸農村成為樓房聚集人口密度高的地區,本地區增加了金興村可便得知。

       頭橋工業區為本校學區,區內包含了金興村與興南村,兩村為本校最多學子的地區。


 

民雄工業區

Image02.jpg (35557 個位元組)

一、民雄工業區位於嘉義縣民雄鄉,西南距嘉義交流道約10公里,北距民雄市區約4公里
    ,以台1號省道為對外聯絡道路。
二、本工業區於民國69年開發完成為綜合性工業區,廠商共計256家。總面積244
    公頃,其中工廠用地佔169公頃,住宅社區用地13公頃,公共設施用地62公頃
    。
三、本工業區之策劃推動單位為經濟部工業局,中興工程顧問社負責規劃設計,中華工程
    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工作。
四、本污水處理廠於民國74年正式運轉,民國79年進行污水廠近程改善工程,廠區面
    積3.6公頃,原採用迴轉生物圓盤法,於近程改善工程中增加活性污泥法配合砂濾
    之設施,使污水經三級處理後排入朴子溪,設計處理污水量每日 12,000 立方公尺。
五、本污水處理廠由中興工程顧問社及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前期及近程改善工
       程之設計與監造,中華工程公司負責開發工作。
(經濟部工業區提供)

頭橋工業區

Dsc05521.jpg (833034 個位元組)link to http://163.27.78.150/school/hometown/jpg/Dsc05521.jpg

一、本工業區位於嘉義縣民雄鄉,南距嘉義火車站約5公里,西南距嘉義交流道約10公
    里,北距民雄約3.9公里,地區性運輸道路以台1號省道為主。
二、本工業區於民國62年開發完成,為綜合性工業區,廠商共計58家。總面積達86
    公頃,其中工廠用地佔76公頃,公共設施用地10公頃。
三、本工業區之策劃推動單位為嘉義縣政府,台灣土地開發信託投資司負責規劃設計與開

        發工作。(經濟部工業區提供)

Image04.jpg (48123 個位元組)

Image07.jpg (42614 個位元組)
工業路一段    愛之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