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96
  • slider image 152
  • slider image 153
  • slider image 194
:::

第六節 專題報導

第四章 / 2019-12-19 / 點閱數: 122

  • 一、課後補習   
  • 二、排球運動與同僚情篤
  • 三、興中模範生:鄭清茂教授
  • 四、許江泉教導:學校的穩定力量

一、課後補習   


4-56.嘉中校門「窄門」

資料提供:賴秋芝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尚未實施之前,小學畢業要就讀初中的名額相當有限,因此必須參加入學考試,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錄取率相當低。尤其是嘉義地區首屈一指的嘉義中學,更是學生就學的夢幻學校(如圖4-56)。因此,各校為輔導學生參加升學考試,到了五、六年級,將有意願升學之學生集中上課,是為所謂「升學班」,並加強學生課業,甚至課後留校「補習」,以考取初中為目標。

蔡丙庚老師回憶當年升學編班與家長對「名師」選擇:

        九年國民教育實施前,升初中必須參加考試,學校針對有意升學同學集中編班,大致可集中於甲乙兩班,甲班同學均為有意升學同學,乙班不足學生數由普通班學生補實。(蔡丙庚, 1040626

        我與侯求師同屆教六年級,侯師為家長信任的明星老師,第一次為學生升學而補習,家長努力選老師,家長一心一意,希望孩子進入侯師班級。我班上升學學生無法湊足一班,則遴選非升學學生湊成一班。(蔡丙庚, 1040626

 

       蔡丙庚老師在興中服務期間,一心透過學力提升爭取升學機會,對班上一部份想升學,卻也有一部份沒有意願繼續升學的差異,並不在意。更不會因為學生有沒交「補習費用」,而有分別心。老師斬釘截鐵的說:「只要有心學習的學生,一視同仁」。

       不參加課後補習的同學,仍有部分同學仍能力爭上游,努力學習,如許永坤同學即使沒補習,只要願意過來學習,為師者亦樂意協助,比照所有同學,課程一樣,罰寫與練習比照升學同學之要求。(蔡丙庚, 1040626

老師的一視同仁,展現在日常的課業要求與學習:

       每天早課,老師會出早課在桌面上,由學生鄧陽熙抄錄至黑板上供學生練習,正式上課前出了二十題數學讓學生練習。鄧生抄完後還要做功課,因此每天均早早上學。(蔡丙庚, 1040626

 

        這樣一點一滴的用心與付出,成就學生,也讓現年80高齡的蔡老師對於當年「以升學為主的教學」,讓許多孩子得以繼續升學,頗感安慰。

        校友賴清田老師(121957)也曾參與當年的初中考試,對於當年六年級導師相當感念:「謝謝許老師當年為了學生升學,爭取優異成績,相當賣力教書。」但是,每天補到晚上89點「夜歸」經過牛斗山一事,仍心有餘悸。

        升小六時,想要升學才重新編班,我和何嘉英同班同學,許錦津老師為六年級班級導師。放學後留在學校補習,有時甚至要上課到晚上九點,晚上返家時,一定要經過牛斗山山上,儘管隨身還要帶著燈火,經過山上那一座大眾廟,心裡總是毛毛的,還是覺得相當恐懼。(賴清田, 1040812

 

一樣住在中央村的校友魏進忠( 15, 1960)與劉志明( 20, 1965 )回憶說:

       當年晚上要補習到八、九點,從學校往中央村,沿路兩側都是木麻黃與甘蔗田,當我們走過去甘蔗田時,兩邊的鳥驚嚇飛起,常會讓我們嚇得魂飛魄散。[1](魏進忠, 1040424 )

       民國 50年前後,當年家家戶戶,經濟能力差,整體生活環境不好,學生均赤腳走路上學,直到五、六年級( 54年前後)因為需要補習,每天晚上留校課業輔導至八、九點,才騎腳踏車上學。當年中央村至興中國小路上均為石子路,道路兩側均栽植木麻黃。五、六年級補習是為升學做準備,每天晚上補習補到八、九點才放學。(劉志明, 1031230

 

校友劉昭仁教授(101955)回憶當年老師補習時「專長分工」的記憶說:

        我的一年級級任導師是劉順居先生,二年級是侯求先生,三年級是李春園先生,四、五年級是劉光道先生,六年級是鄭東壁先生。因當時已面臨準備升學初中,學校乃將三個班中有志升學的集為一班,鄭東壁先生負責教國語科、社會科、自然科,而數學科由校長蕭海南先生親自上課。每天放學後留校補習,努力衝刺。(劉昭仁, 1040527

 

        當年,身為社區一份子的蕭海南校長(日11922),既是一校之長,又身兼「數學老師」的角色,加強學生課業,為社區學子爭取升學機會,對學生期望與要求相當嚴格。

       校長比鄭老師嚴格,所以上算術課比較緊張些。我對國語和常識比較拿手,有一次老師在黑板上寫從未教過的成語「責無旁貸」,要我們解釋,全班頓時啞然。我不加思索,破口說道「不可把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老師十分訝異,接著莞爾。(劉昭仁, 2010: p55)。

 

       由此可見,學校學生日常文化刺激有限,對於校內基本課程學習尚能應付,但是只要超出課程學習範圍,學生則無招架之力,更甭說難度更高的升學考試。因此,課外的補充教材的編輯或選擇,就是老師們的首要之務。於是,蔡丙庚老師四處收集教材,為學生盡一份心力:

        課後補習與一般班級課程差異在於,上課科目主要還是以應付升學考試的科目為主。由老師自編課表與安排課程,未依照當時的課程標準。當年教材,至崇文國小請教同學。朋友提供參考教材及試卷,我則從學生交付之補習費中支付這些教材與考卷費用。(蔡丙庚, 1040626

而面對先天上資源缺乏問題,學生作文能力差的現實,鄭東壁老師窮則變的應變措施,讓劉昭仁教授(101955)難忘:

       當時學校沒有國語日報或各種兒童讀物可看,我們個個對作文一竅不通,鄭老師(鄭東壁老師)擔心死了,一口氣自作十篇文章,分給我們,要我們限時背誦,以備考試之需。(劉昭仁, 2010 : p55-56)。

 

劉昭仁教授(101955)更道出當年學校課後補習與督學視導間的「鬥法」,巧妙的互動:

        當時惡性補習是國小教育的嚴重問題之一,縣府裡的督學,偶爾會來突襲視察,如被發現,老師及學校就被議處。但是,督學來前學校如聞風聲,當天必正常放學,不課後輔導。(劉昭仁, 2010: p54

 

張彩鷁老師則回想起當年督學來訪時,全校師生緊張以對的「校園實況」:

        督學相當有權威,在 9年國教未實施前,五六年級為升學考,重新編班準備初中考試是習以為常的事,教五六年級任老師要為學生額外補習,也司空見慣。因此,當督學蒞校查訪參考書,老師與學生往往緊張兮兮,害怕督學查到學生攜帶參考書,老師使用參考書上課等等。(張彩鷁, 1040630

 

       當年老師為學生課後補習是有收費的,早先是20元,慢慢增加一點費用。但其實補習的目的不在於賺錢,目的至為單純,只是為了幫助學生升學而已,有時候補習時間不只是放學之後,甚至讓學生留宿在宿舍裡,想盡辦法,讓學生多學一點而已。

       當時每月補習費約 20元,家境清寒者可以「分期付款」。留下來補習時,晚餐是由家長自行攜帶便當到學校給學生食用。補習時上國語和數學為主,以數學(圖解數學)為重,以及加強作文。其他社會科歷史地理次之,考場在現在嘉中考試。(賴清田, 1040812

       有升學意願同學者約每月收三、四十元不等做為補習費用,唯正式上課時,一般學生之課程與作息亦同,要求一樣。只是放學後,不升學生先行回家。每月底老師給收費袋,讓同學攜回交費。補習費用,也包括教材與考卷購買的費用。(蔡丙庚, 1040626

        每天上課至八、九點,正常上課完後,在降完旗後,繼續上課。幾位學生(田中央幾位學生何嘉增、郭弘森等)至宿舍與老師住一起,多學習一些,讀一些功課,家長再親送晚餐。(蔡丙庚, 1040626

 

       在當年晚上補習時間中,有的學生由家長親送晚餐,有的學生由於家庭務農,父母不見得能準時結束農作工作,因此,家長的弟弟妹妹就搖身一變,成為家裡的「煮婦」,在放學時趕緊回家準備晚餐,也幫正在補習的兄姐送便當。校友洪賢榮(241969)回憶說:

       民國 57年九年國教實施前,當年的中低年級學生最辛苦,因為父母在田裡工作,家裡有六年級哥哥姐姐的弟弟妹妹們,就要趕緊趕回家煮飯,再幫忙帶便當給在學校補習的哥哥姐姐吃,在學校玩耍後,等兄長吃完便當再返家。因此,經常看見同學剛放學,不久之後,又回到學校玩耍的「盛況」。(洪賢榮, 1040902

 

至於考試結果呢?蔡丙庚老師與賴清田老師說:

        每屆可以考上一至三個嘉中,已屬難能可貴。最高目標是嘉中,縣中其次。民中為一般學生目標。鄧陽僖初中考試錄取嘉中,同班同學張伶郁考取嘉女,盧裕昌同學功課佳,田徑運動好。(蔡丙庚, 1040626

        當年班上何嘉英與郭福民考上嘉中,我考上嘉中分部(新港國中)。到新港上課,每天要走路至三間村搭小火車至新港上課。(賴清田, 1040812

 

即便以提升學生學力為職志,面對升學壓力,蔡丙庚老師透過排球運動讓自己適當抒壓:

        補習時,以升學為重,老師與學生難得到戶外透氣。只是,補習進度與學習內容均為老師自行規劃,老師必須負成敗之責,壓力當然不小。只好藉由運動加上熱忱,適當抒發身心壓力,所以相當自在。(蔡丙庚, 1040626

        在考完初中考試後,家長私下表示,曾擔心老師經常參加排球比賽,如鄉內老師均對排球興趣盎然,鄉內比賽競爭激烈,以及復國杯等比賽,家長曾擔心老師打排球而疏忽學生課業。還好班上學生表現優異,其後,家長對蔡師帶班與教學也相當信任。(蔡丙庚, 1040626

 

        排球運動,不只是蔡老師抒壓的運動,在他的號召與指導下,排球運動開始成為凝聚教師情感的共同運動,也間接創造興中師生共同的校園傳統運動。

說起「惡性補習」,大家一定有許多負面看法,江富枝老師(121957)在回憶這段過往時,一直記得當年許錦津老師的一句話:

        六年級導師為許錦津師老師,為了應付初中考試,許老師還為我們補習。老師幫我們補習時,一個月補習費 15元,全班約二、三十人參加補習,每天晚上補到八、九點。許老師曾經說過:「下班後教補習教到這麼晚,太過勞累,命都快休了。

        是啊,老師當年願意留下來為學生複習功課,都是希望孩子可以爭取到更好的升學機會,「至於那一點補習費用,扣除考卷教材等費用,其實所剩無幾了。」江富枝老師(121957)說:

       其實我們也知道,老師教補習也不是為錢,都是犧牲奉獻。補習時,晚餐是由家長送便當給學生吃。補習時教初中考試相關課目,初中考試考國語(作文)數學、常識(公民、歷史、地理)等。(江富枝, 1040825

 

       我們常說,教育是翻轉人生的機會,教育是促進社會流動的啟動機。在那個簡單不過的時代裡,教育的確可以讓許多孩子獲得翻身的契機。而這些翻轉的契機,往往是這群無私奉獻,為孩子多盡一份心力的師長努力而來。



[1] 104424日拜訪魏進忠校友時的談話記錄。

 

二、排球運動與同僚情篤

 

                  翻查學校教職員資料發現,19581962(民國4751)年,學校新進老師就有40多位,短短4年,新進老師如此之多,在歷年教職員異動幅度上來說,異動幅度相對較大。這群新進生力軍,加上幾位年輕校友返校服務,不只讓學校活力十足,在彼此互動密切下,情感甚篤,甚至下班後組織教師排球隊,一起運動健身,創造興中教師排球隊與日後組訓學生排球隊的優良傳統。

興中國小排球運動的始祖-蔡丙庚老師說:


當年,年輕未婚老師相當多,學校活力十足。(蔡丙庚, 1040626

4-57.蔡丙庚老師(左)夫婦

資料提供:蔡丙庚

 

       張彩鷁老師回憶說:「大家感情很好,在辦公室一起吃飯,下班也一起。」

         學校都是年輕老師,如黃金子、柯靜華、李嘉茂等同事間相處融洽,一起騎自行車上班,騎車下班。(張彩鷁, 1040630

         學校內教師很多都是興中畢業校友,只有我們幾位和吳錦亮等外校畢業生到興中服務。部分老師住宿舍,如紀經華、劉勝績、侯求、劉榮宗等住宿舍。溫榮吉、溫明章、溫雅則住在民雄鄉內學校附近。(張彩鷁, 1040630

 

蔡丙庚老師簡單的描述,為那些年同事的情誼下一個簡簡單單卻美麗的註腳:

         同事間相處融洽,互相照顧不計較,具有人情味。打打球,下班各自返家,無不良習性。在地同事溫明章師等對同事相當關心,一有廟會均主動邀同事前往家中請客。張興湖師亦然,經常邀我們前往聚會,相當照顧同事。(蔡丙庚, 1040626

 

                  也許,我們沒機會見證當年老師們情感深厚與親密互動的情景,但是在訪談蔡老師當天,提及近日曾與幾位50年代在興中服務的幾位老師訪談,詢問老師是否跟老同事講講話。去電聯繫吳錦亮與張興湖師等老師,蔡師接通電話剎那,可以感受老師一時間難掩激動的情緒,大家多年不見,情感一樣甚篤,相談甚歡。

講起教師排球隊,張彩鷁老師說:

         是蔡丙庚師開始組織教師排球隊的。(張彩鷁, 1040630

也是教師排球隊一員的賴清田老師回憶說:

         學校同事間感情都很好,尤其幾個志同道合的排球球友(蔡丙庚、許炳、紀經華、溫榮吉、劉榮宗)。那時候,有 6位男老師,包括王明輝老師( 61年到校服務)等組成的排球隊,在嘉義縣經常拿冠軍,我們不僅是同事,更是排球團隊生命共同體。(賴清田, 1031015

         民國 50幾年,嘉義縣的教師排球風氣相當興盛,興中國小教師組排球隊,早在民國 48年就有名聲了。民國 47年時,蔡丙庚老師與幾位男老師即利用課餘時間打球運動,組隊開始練習,經常拿到嘉義縣的冠亞軍,最好成績有一年在屏東比賽,全國第 2 名。(賴清田, 1031015 )

 

對於當年叱咤風雲的興中教師排球隊,蔡老師一點也不居功,蔡老師客氣的說:

4-58. 左手攻擊手吳錦亮老師

4-59. 攻擊手蔡丙庚老師

 

          學校男同事組織教職員排球隊,切磋球技,下課後留校練習,經常打至很晚才離開學校。大家互相研究,相互激勵,沒特定指導教練,球員包括賴清田、劉榮宗、劉熾烈、吳錦亮等老師,對外比賽成績相當優異,鄉內學校對興中教師排球隊相當敬畏,另眼相看,往往為各校鎖定迴避的目標球隊。(蔡丙庚, 1040626

                 已退休的劉延村庭長(91954),當年返回母校任教(1960-1963年),受國語日報社聘為該報駐校通訊員,他回憶說:「經常報導學校各項活動,特別是教師排球隊,予以報導刊載。」

                溫榮吉老師在回憶當年同事下班一起打排球的熱情時,眼睛漾起年少的豪情與光芒:「民國54 -58年間排球練習賽。一邊三人叫做『拚硬仔』,打來很出力,但興味十足,下班後直到天黑,月上東山才回家。」(註:一隊3人打滿全場)

4-60.三對三拼硬仔

資料提供:溫榮吉

 


        
在那個生活單純,沒有聲光娛樂的年代,教師排球隊是學校老師的主要休閒活動,更是情誼交流的催化劑,也是學校榮耀的共同記憶。劉延村老師(91954)與陳錦娥老師回憶說:

    當時,校長為陳松先生,陳校長辦學認真,且重視體育活動,校內的蔡丙庚、劉熾烈、許炳、張興湖等多位老師均為排球健將,曾組隊參加全縣教師排球比賽,榮獲冠軍。(劉延村, 1040512

    教職員排球隊打球,包括賴義雄、劉榮宗、劉熾烈、賴清田、吳錦亮等,老師排球隊對外比賽成績相當優異。(陳錦娥, 1040628

4-61.教師排球隊參加在嘉義市舉辦之復國杯排賽

4-62.教師排球運動,是老師休閒活動,亦是同仁情誼交流的好時光

 

          當年排球隊最大支持力量是校長陳松先生,賴清田老師提起這段同事打球互動的有趣往事:

        陳松校長時期,每週兩次,每週三及週五放學後,同事分兩組友誼賽,陳松校長當裁判,女老師負責煮點心、燒酒雞,不會打球的在一旁加油打氣,同事相處氣氛融洽。(賴清田, 1031015

 

4-63.教師排球隊戰績彪炳。後排左起賴義雄、陳錫山、劉熾烈、吳錦亮、陳松校長、許教導、溫榮吉。前排左起賴清田、廖義雄、劉榮宗。

資料提供:溫榮吉

 

         當年本縣教師排球風氣頗盛,各校組隊參賽意願熱烈。本校教師排球隊在1960年代戰績彪炳,曾經在本縣復國杯排球賽中獲得6連霸佳績(如圖4-64)。在本校服務長達41年的溫榮吉老師,也曾經指導學生參加排球比賽榮獲縣賽冠軍的溫榮吉老師,回想起自己當年參加排球隊的光榮戰績:


   參加本校男教師排球隊,曾創下稱霸嘉義縣國小體壇 30年的佳績。年紀 50歲以後,參加長青組排球隊,獲得全國中華杯排球賽冠軍六連霸成績,被當時的教育局陳勝三局長譽為「拿最多分的教育隊伍」。(溫榮吉, 1061015

4-64.教師排球隊榮獲復國盃冠軍六連霸

4-65.全國中華杯排球錦標賽冠軍

資料來源:溫榮吉

 

         1972(民國61)年起,在興中服務31年半的王明輝老師,自己喜愛排球,參與教師排球組訓,也在1973(民國62)年奉朱聰仁校長之命,組訓排球的王明輝老師回憶說:

    民國 62年,奉朱聰仁校長命令,擔任男生排球隊教練,第一次參加全縣復國杯排球賽,即一鳴驚人,獲得全縣六年級男童 6人制排球冠軍,令全校老師刮目相看,自此、我增加信心,樂此而不疲,直至退休前。只利用短短 3個月時間,訓練女子排球隊,參加全縣復國杯排球賽,居然獲得全縣六年級女童 6 人制排球組亞軍,令人不可思議,嘖嘖稱奇,就這樣,一共訓練排球隊 30 年 6 個月,年年為學校獲得許多獎盃,成績非常亮眼,從來沒有給學校漏氣過,使得興中國小學童排球隊在全縣排球界受到相當重視。(王明輝, 1040905 )

4-66.王明輝老師組訓排球隊成績優異

資料來源:王明輝

4-67.王明輝、溫榮吉、許登記校長與許江泉教導在大門口合照  資料來源:王明輝

 

        1983(民國72)年、1992(民國81)年及1999(民國88)年三度榮獲嘉義縣特殊優良教師的王明輝老師,在回憶自己身兼訓導組長,又組訓排球隊的過往,娓娓道出當年既辛苦又美麗的記憶:

    7點半後到升旗時間,我在訓練排球隊員打排球,盡量不妨害排球隊員上課時間,不影響排球隊員的學業成績。下課時間我一定會巡視校園,防止學生發生打架的事情,確保學生校內安全。(王明輝, 1040905


       放學後,我先訓練排球隊員打排球, 30分鐘後,讓排球隊員回家,再去幫忙督導學生乘車秩序,等到乘車的學生都回家後,我會在巡視校園一遍,怕有些家長會忘記帶小朋友回家,直至確認全校的小朋友都離開學校了,我會安心的回家,我每天回到家裡總是超過下午 6點了。(王明輝, 1040905

4-68.王明輝老師獲獎學生在大門入口合影

資料來源:王明輝

 

          既是校友,又在本校服務36年的賴清田老師,回憶教學生涯過往,一直對排球難以忘懷:

          服務期間最深刻的記憶,是帶學生打排球,以及組教師組排球隊練習排球,是一生難忘回憶。甚至在崎頂營區服兵役期間(約民國 56年),指導阿兵哥排球隊,還曾經帶隊返回學校與教師組排球進行友誼賽,非常精彩。(賴清田, 1031015

 

賴老師自己喜歡打排球,又投身排球隊組訓的賴老師說:

        指導學生參加縣級排球賽,常常得獎。民國 81年榮獲全省第 4名,是歷年最好成績。鄰居常好奇,別人當老師,早早回到家,你當老師卻因為訓練排球隊或帶隊參加比賽,早出晚歸,這樣辛苦,你有加班費嗎?賴老師經常微笑回答,就是一股傻勁,這是自己興趣啦!當然沒有加班費。(賴清田, 1031015

當老師組訓球隊就是那一股傻勁,只想帶好學生,不計得失與利害而已,但也是這樣的情操,傳承給身邊教過的學生。賴清田老師回憶說:

        就讀嘉師時,我就是班級排球隊的隊員,當民國 53年有機會回到母校服務,在退伍後( 57、 58年)就接手前任教練的學生球隊,指導學生打排球。當年在學校服務期間,經常一面帶班一面指導排球,有時分身乏術,因為經常利用早自修、中午、放學後練球,班級較難完成兼顧。尤其傍晚練球,有時後練至太陽西下才結束,還得負責接送遠途同學,如住在番仔溝。其中有一位學生叫劉名峰,後來就讀嘉義師院,現在在臺中市潭子區潭陽國小擔任教師,延續打排球熱情,也在校園裡組織排球隊。(賴清田, 1031015 )

 

                當有機會找到這位賴清田老師口中的得意門生-他已是承繼賴清田老師教學與排球教練衣缽的劉名峰老師了。劉名峰老師想起賴清田老師過去教學與球隊訓練種種,曾經留下這樣的回訊:

   老師是我這輩子最懷念、最感恩的![1](劉名峰, 1040626 )

     清田老師是我求學過程中最感念的一位老師,從課業學習、排球訓練、品格修養到為人處世的態度,一直都是我學習的榜樣。[2](劉名峰, 1040722 )

    教育薪傳,正如福祿貝爾所說:就是愛與榜樣的傳承而已。無怪乎在詢問賴清田老師,對興中百年的期望是什麼?賴老師心心念念,一點也不猶豫地說:

    興中的優良傳統能保持下去,興中的體育一向出名,尤其排球運動,能讓人說到排球,就想到興中。(賴清田, 1031015

 

                說起興中過去50年學生排球隊教練,除了賴清田老師外,早年的賴義雄、溫榮吉、吳錦亮、劉榮宗、王明輝老師等等,長年犧牲休息時間,在男女生排球隊組訓上盡心盡力,是創造興中排球傳統,傳承半世紀興中排球運動的最偉大功臣。

4-69.王明輝、朱聰仁校長與溫榮吉老師及許炳主任與排球隊學生合影

資料來源:溫榮吉

4-70溫榮吉老師與排球隊學生合影

資料來源:溫榮吉

4-71.賴清田老師與排球隊學生合影

資料來源:賴清田

4-72.陳德生校長與溫榮吉老師及排球隊學生合影

資料來源:溫榮吉

 



[1] 劉名峰老師104626日在小學同學賴定緯臉書上的留言。

[2] 劉名峰老師104722日回覆陳宇水校長的信件。

三、興中模範生:鄭清茂教授

 

                在興中百年校史紀錄中,第一代返鄉服務,擔任教職,繼續栽培下一代興中人的第一人,就是本校創校第一屆畢業校友蕭海南校長。其後是第二代返鄉校友是許江泉教導與劉順居老師。第三代是蘇有望老師,及至第四代校友「師長」,就是江富枝老師與賴清田老師等等。

                在這傳承過程,經常被師長提到的「模範學長」,莫過於鄭清茂教授了。尤其,在本校服務資歷最久的許江泉教導,經常在學生面前,提起教授鄭教授早年努力向學的努力過程,勉勵學弟妹有為者亦若是,因此,教授常為學弟妹嚮往學習的「模範學長」。

 

校友江振宏311965)在回憶小學生活時曾提起:

         許教導經常會跟我們說,有一位學長,儘管家裡很窮苦,但是很努力向學,甚至拿到博士學位,在美國教書。(江振宏, 1040512

         在 2015(民國 104)年 5月 12 日的桃園聚會中,校友江振宏( 31 , 1965 )看見這位溫文儒雅的「學長」教授時,在剎那間,彷彿變身成為粉絲,好奇地詢問:

    「教授,您是不是當年興中創校 60週年校慶時,站在司令台上,返校演講的那位教授?」

    「在小學時,有一次副總統謝東閔先生下鄉拜訪牛斗山一位教授,學校曾經動員學生,一起清掃江厝店往牛斗山的道路,甚至清理道路兩旁水溝。那位教授是不是您?」

教授聽見眼前這位一樣卓越有為的學弟,略顯淘氣的詢問時,不禁莞爾,不好意思的回說:「是啊,就是我。」

                其實,40年前,正好是校友江振宏小學六年級,興中國小創校60週年校慶時,當時朱聰仁校長的確力邀適巧返台的鄭清茂教授,蒞校鼓勵學弟妹。當年也正好副總統提起下鄉探視鄭清茂教授與其母親,在當年,總統與副總統下鄉,是何等大事。因此,這兩次的因緣際會,成為校友江振宏童年中深刻記憶,而這記憶,竟可以在40年之後,成為聚會中學長學弟間情誼連結的最佳潤滑劑,也讓這次聚會,談笑風生,溫馨滿懷。

4-73.謝副總統探訪鄭清茂教授母親資料提供:朱熙燕

4-74.104512日校友桃園聚會資料提供:陳宇水

 

          鄭清茂教授,1933(昭和8)年,生於牛斗山山中村,國立台灣大學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曾任教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麻州大學、國立台灣大學日文系。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教授是本校光復後第一屆(1946年)畢業校友,也是本校創校以來,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校友。

4-75.10311月鄭教授獲頒旭日中綬章

資料提供:鄭安然

4-76.鄭教授與林文月教授合影

資料提供:鄭安然

 

          有關清茂教授的介紹,特別徵求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須文蔚教授同意,全文轉載其《人社東華》第七期中的文章「賀東華大學榮譽教授鄭清茂獲頒旭日中綬章專刊:導言」[1],介紹本校校友熟知的「模範學長」。

縱谷裡的漢學家與翻譯大師:鄭清茂

                 本校榮譽教授鄭清茂在去年(2014年)底獲日本政府頒贈旭日中綬章,表彰81歲的資深學者在漢學研究,以及日本文學翻譯上的巨大貢獻。

                鄭清茂1933(昭和8)年出生於台灣嘉義民雄牛斗山山中村,在嘉義上「公學校」接受日本教育,與日本文學與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太平洋戰爭時期,每天上課前要朗詠明治天皇的「御製」(和歌),每星期一朝會則要低頭拜聽「教育敕語」;當太平洋戰爭發生後,每月8日還要恭聽「宣戰敕語」。一直受日本教育到小學五年級,鄭清茂先生深厚的日本文化根底,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顯得與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日本文學研究,日本文學翻譯,在1950–1960年代之間,都並不受到大環境的重視。

       1952年,鄭清茂先生考上台大中文系,是光復以後首次錄取的籍學生。當時很少籍學生敢報考中文系,原因無他,同年級的新生正式接受中國語文的教育,多半是從初中開始,若不是有著對文學高度的熱情,確實不敢也很難考上中文系。

                  鄭清茂教授的翻譯生涯,早在就讀大學時,家境清寒的他為「東方出版社集團」工作,參與翻譯文的少年讀物,陸續譯出世界名著系列與世界偉人傳記系列,這些名著改寫的少年讀物,深刻地影響了1960年代以後成長的台灣少年。

                  青年時期的鄭清茂先生不僅翻譯兒童讀物,也在報紙的副刊上連載過日本的暢銷小說《輓歌》、《輪唱》等作品。其中原田康子的《輓歌》,是當年日本轟動遐邇的暢銷小說,四十多年來,在日本印行三百餘版,歷久不衰。他的翻譯《輓歌》,在1960明華書局出版,一再再版,深獲讀者喜愛。

                 真正讓鄭清茂老師步向漢學研究的翻譯,是他青年時期開始勤勉地譯介了不少日本漢學家的學術論著,鄭清茂教授指出:「我還幫毛子水先生、董作賓先生,胡適先生等做翻譯。當他們在研究上有需要用到的文資料時,他們就會叫我譯成文,其中我替胡適先生翻譯的最多。那時胡適先生是中央研究院院長,正在研究禪宗史,但是我譯的那些資料,他後來好像都沒有用到。先生倒是很好,我替他翻譯,他給我稿費。像先生、先生他們則把我翻譯的文章拿到《大陸雜誌》去發表。」而更具體的學術翻譯,林文月教授曾點出:

                如〈初的絕對年代〉(山田統著)、《甲骨學概說》(貝塚茂著)及〈中國小說論〉、《雜劇研究》(吉川幸次郎著)等等。他的譯筆不但信、達,而且以其專業的學術根底,往往能於迻譯間為文讀者補充說明,甚至糾舉著者無意間的疏失。他與吉川幸次郎便是由於翻譯及通信而建立異國友情,成為忘年之交。吉川先生後來特別選定清茂為其單編及專著的文譯者。〈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杜甫的詩論與詩〉及《詩概說》、《元明詩概說》之譯出,便是這樣的自然結果。

                鄭清茂先生翻譯日本漢學吉川幸次郎的著作,獲得日本台灣學界肯定,所譯《元明詩概說》一書,也使清茂老師1991年獲得「中國文藝基金會」第一屆的「傑出翻譯獎」。

                鄭清茂老師1959年從大中文研究所碩士畢業後,留學普林斯敦大學東方學系。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後,並獲普林斯頓大學獎助赴,進東京大學與慶應義塾大學為特別研究生(1965–1967)。1970年取得博士學位,學位論文《永井荷風與中國文學傳統》。然後,長期在麻州大學亞洲文學系任教,並當過系主任。麻州大學一度有裁撤亞洲語文學系之議,鄭清茂老師曾發動抗議,獲得國各校、漢學家與日本學家一百多位通訊支持,學校當局知難而退,圓滿收場。在在可以發現,鄭清茂教授深獲國際漢學家的肯認與支持。

        19967月,鄭清茂教授自麻州大學提前退休返,正逢東華大學建校,於是應牟宗燦校長與人文社會科學院王靖獻院長之邀,為了打造一個不一樣的文系,他轉至花蓮,任中國語文學系專任教授,並擔任系主任(1996年至1998年)。清茂老師在文系任教期間,滿頭銀髮,和藹可親的形象,師生們都稱呼他「爺爺」。顏崑陽教授曾說過:

                在學識上,他的「博通」,經常會讓當今已過度「專業化」的年輕人文學者瞠目。然而,鄭教授在我們系裡能做好「爺爺」,還不只是因為他博通的學識,更重要的是他「大地」的性情與「秋水」的智慧。「大地」見其包容,「秋水」見其明澈。中國人真正的學問,「知識」與「人格」不能拆開來,鄭教授可為典型。就是這樣的學識人格,讓所有文系兒女輩的年輕教師與孫子輩的學生們,都覺得他是最好的「爺爺」。

                  鄭清茂教授於2003年榮退,並獲聘為榮譽教授。這位學養深厚的漢學家與翻譯家,仍正默默地進行更巨大的翻譯事業。

       2011年,鄭清茂先生出版了《奧之細道:芭蕉之奧羽北陸行腳》,本書是日本江戶時期最重要的俳句作者松尾芭蕉的俳諧紀行文,是日本文學經典巨作。而《奧之細道》的翻譯,是為了更浩瀚的《平家物語》暖身。

                   將近八十歲的鄭清茂老師,他以三年的時間,一有空閒,就對著電腦搜索枯腸,以最典雅、合宜、簡潔的字句忠實地迻譯原文的意趣。《平家物語》是一部戰爭題材的歷史小說,塑造了許多廣被傳頌的武士典型。《平家物語》在日本文學史上與《源氏物語》並列為二大物語經典,一文一武,菊花與劍,影響極為深遠。清茂老師的翻譯中又附帶著詳盡的註解,使這本重要的經典,呈現出豐富的意涵。《平家物語》於2014年出版,應當是目前文譯本中,最精緻與典雅的作品。

       謙和的鄭清茂老師,在日前回到東華,和師生分享《平家物語》的翻譯與出版,細細從文體、文化與哲學面,分享書中敘述平安朝末期,平家與源氏逐鹿天下,享盡榮華之際,泰極否生,一門大小先後被殲滅的淒惋過程。清茂老師說:「這本書揭示諸行無常,盛者必衰之理;業因果報,人情義理,盡在其中。」顯然翻譯中所體悟的思考,還有待讀者更用心去閱讀與體會。

4-77.鄭教授獲頒旭日中綬章獎狀

資料提供:鄭清茂

4-78.日本交流協會頒獎邀請函

資料提供:鄭清茂

 

        2014(民國103)年1127日,由於鄭清茂教授擅長日本漢文文學、日中比較文學,曾翻譯「奧之細道」及「平家物語」等經典作品,與其同學臺灣大學榮譽教授林文月,由日本代表沼田幹夫親自頒贈「旭日中綬章」,表彰2人在促進日本臺灣交流的卓越貢獻。


[1]全文引自須文蔚(2015)。賀東華大學榮譽教授鄭清茂獲頒旭日中綬章專刊:導言。人社東華(7)。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7120151023日。

四、許江泉教導:學校的穩定力量

 

4-79.許教導與陳松校長合影

 

          教導主任許江泉先生,1924(大正13)年16日生,為本校前身江厝店公學校第151938(昭和11)年318日畢業校友,民雄庄牛斗山人。自公學校畢業後,就讀嘉義郡農業國民學校卒業,因應當年「夜學校」師資需求,擔任牛斗山國講習所講師起,逐步進修與服務,教學相長,而取得教師資格後,回到本校服務,前後擔任講習所講師4年,教師及至教務主任43年餘,前後服務時間將近半世紀。詳如表4-4

4-4.許江泉教導主任學習與服務經歷

時間

學習履歷

服務經歷

昭和11

3.18江厝店公學校卒業(15)

 

昭和14

12.20嘉義郡農業國民學校卒業

 

昭和15

 

3.31牛斗山國語講習所講師

昭和16

6.28臺南州國語講習所專任講師養成講習會修業結束

3.31牛斗山國語講習所講師

6.30鴨母坔國語講習所講師

昭和17

 

5.15江厝店特設國語講習所

昭和19

(民國33)

3.31臨時教員養成講習會

10.25臺灣臺灣總督府初等科准教導教員免許狀[1]

3.9擔任白芒埔國民學校助教

10月升准訓導(34.3)

民國34

 

3.31擔任民雄鄉第二國民學校准教導

民國35

 

3月升任教員

民國36

1月臺南縣國民教育師資短期訓練班畢業

9月國民學校初小級任教員甄選合格

 

民國37

 

3.17興中國民學校教員

民國38

12月通過國民學校初級級任教員檢定合格

 

民國47

 

3.13起兼任教務部主任

民國48

 

8.15改稱教導主任

民國50

12月獲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高級級任教師登記證書。

 

民國63

 

10.15改兼任教務主任

民國67

8月於嘉義師專暑期進修部附設普師科畢業。

 

民國78

 

21日教務主任退休

 

註:許教導在本校服務共計439月。

資料來源:許教導相關證件與1040820訪談。

        4-74為許江泉教導自1940(昭和15)年至1942(昭和17)年擔任牛斗山、鴨母坔國語講習所及江厝店特設國語講習所講師之薪給資料。國語講習所的性質是偏向社會教育的一環,主要教導民眾學習日語。與特設國語講習所都是特設國語講習所教導超齡之十多歲民眾,只是國語講習所的學習對象年紀較高。

   

 

4-80.許教導擔任國語講習所與特設國語講習所薪資資料

資料來源:許江泉

 

 

4-81.許教導農業國民學校卒業證書

資料來源:許江泉

4-82.許江泉教導主任攝於201410

 

 

                 「教導」或「許教導」,是興中人慣常稱呼許江泉主任的尊稱。然而,「教導」這個稱呼,在興中學區,可以不加姓氏,老老少少一定知道是住在牛斗山的「許教導」。這個尊榮地位,也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取代,足見教導在所有興中人心目中的地位。

談起許教導,資深的校友蕭翠瑛(31948)與江富枝老師(121957)回憶當年教導擔任級任老師時說:

         五、六年級導師為許江泉老師,許老師認真教學,負責所有科目教學。(蕭翠瑛, 1031116

         五年級許教導當我們班導師,也讓我當班長,那時候突然覺得比較聽得懂老師上課,成績也進步,因此成績優異,可以讓蕭校長頒獎。教導幾乎沒打過學生,沒帶笛子罵罵,提醒而已。許教導該要求就會要求,該兇則兇,我也曾經調皮,被教導叫過去訓話,他提醒我說:當班長要以身作則。(江富枝, 1040825

         教導曾經教我們寫書法、珠算等等,尤其是珠算,即使到了我去南師讀書,在同學之中,我是少數會珠算的人。許教導多才多藝,甚至也教我們唱歌,很少拿棍子打學生。(江富枝, 1040825

                看來,許教導不只是襄助校長辦學的最佳助手,也是一位孩子心目中,多才多藝的老師。

                  六、七十歲的校友們總會說:「許教導相關照顧」、「教導主任許江泉主任關心教學,溫和帶學生,經常巡視校園。」

4-83.許江泉教導國語講習所修了證書

資料來源:許江泉

4-84.許江泉獲國民學校科准教導教員免許狀

資料來源:許江泉

 

         校友劉文渠(211966)的父親劉來興先生(日71928),是本校第7屆畢業校友,素來和許江泉教導有交誼,因此在家庭互動中,劉文渠經常有機會和許教導接觸,他表示:

          教導主任許江泉主任相當用心認真,遇有老師臨時請假,主動關心學生並主動代課。教導與家父交情頗深,與社區互動密切。(劉文渠, 1040105

                 教導擔任教務部主任那年(民國47年),來到興中服務的蔡丙庚老師,對於教導當年扮演校長與老師間有效的溝通橋樑,對年輕老師的貼心照顧,印象深刻:

        許教導協助反應相關建議,許教導對同仁關心,均相當照顧。(蔡丙庚, 1040626

        有一次教導和我有共同痼疾,邀請一位醫生至宿舍幫我們治療,只是不知對方竟是庸醫,一治療竟三天難以下床,一連請假三天。可見教導與老師間彷如朋友,相互坦誠,毫無秘密。(蔡丙庚, 1040626

   許教導曾經擔心我們一群年輕老師住宿宿舍無聊,夜間邀請我們一起去打獵(打鳥)。學校周邊牛稠山森林或鬼屋或鄰近林間,教導負責以探照燈照射休息在樹上的鳥禽,我以空氣槍射擊之。獵獲之鳥禽,返回宿舍大家一起打牙祭。教導很能尋找鳥禽,以探照燈照射,可以看見白白的鳥腹。(蔡丙庚, 1040626

 

4-85.許江泉擔任代用教員核薪通知。資料來源:許江泉

 

校友蕭碧玉在回想許教導時,相當感謝的說:

         興中國小也有多位返鄉服務的校友老師,許江泉教導主任幫助家父治校多年。(蕭碧玉, 1031006

曾經和教導共事的許登記校長對於教導待人接物的處處細心,印象深刻:

          許江泉教導相當尊重,晨會時看見校長到來,主動協助拿椅子過來。(許登記, 1030130

         翁寬和校長感佩許江泉主任的用心付出說:「許主任本身是畢業校友,並且在學校服務超過 40年,對學校有一份特殊情感,珍惜學校的一草一木,處理校務謹守本分,數十年如一日,相當盡責,愛校如家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翁寬和, 1031126

          陳德生校長更是對教導讚譽有加,直稱許教導「真實在、工作認真,擔任教導幫忙真多。」( 104年 10月 4日訪談自陳德生)

 

在訪談中,許教導一本行政服務的助人初衷,緩緩表示:

         學校同仁大都能盡心盡力,因此,我對同仁不分彼此,但是對於極少數投機、不用心或犯錯者,一定也努力勸告。(許江泉, 1040820

         同事一場,就是緣分。能幫忙,就盡力幫忙。(許江泉, 1040820

擔任教導工作,基於服務與協助同事,因此,大家也頗能體會主任的辛勞,教導欣慰的說:

         一生在教育界,平安也平凡。沒有一件事得耗費精神,讓精神受痛苦的事。(許江泉, 1040820

       1940(昭和15)年至1989(民國78)年,許教導投入近半世紀的校務發展,大部分時間扮演「教頭」角色,襄助歷任校長校務推動、領導教學與凝聚同仁情誼的重要角色,他是興中百年發展中,學校重要而穩定的力量。


 
 

[1]取自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謝文全(2000):免許狀為日本中小學校教師之資格證書名稱,取得免許狀者方有資格擔任教師職務。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