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96
  • slider image 152
  • slider image 153
  • slider image 194
:::

第三節 戰後的社會環境

第四章 / 2019-12-19 / 點閱數: 110

  • 一、戰後初期社會氣氛
  • 二、社區風情
  • 三、奢侈品:腳踏車與鞋子

戰後初期社會氣氛

 

       在二次戰後初期,整體社會與學校均處於戰後重建的混亂時期,幾個故事,可以看見當年的社會氛圍。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的首頁對於228事件有這一段敘述: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政府派遣不諳臺灣民情之陳儀為行政長官,肩負接收治臺重任,未料源至中國人治社會的霸權劣習,導致施政偏頗、歧視臺民、外加官紀敗壞,產銷失調、物價飛漲、失業嚴重,讓民眾不滿情緒瀕臨沸點。1947227日,專賣局人員在臺北因查緝私菸,打傷女販,誤殺路人,激起民憤。次日,群眾聚集遊行示威要求懲兇,竟遭槍擊,死傷數人,也點燃了全臺灣抗爭怒火。為解決爭端,各地仕紳組成處理委員會,居中協調,提出改革要求。陳儀卻以仕紳為奸匪暴徒,向國民政府請兵來臺鎮壓、清鄉,數月之間,即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害,世稱228大屠殺事件。[1]
       這一次的歷史事件,即使在寧靜的鄉間,也造成不小衝擊。光復後第一屆校友鄭清茂(11935)回憶說:
 
       空襲時,牛斗山位於飛機炸射嘉義市區之低飛航道底下,牛斗山經常為飛機掃射之目標,因此,當空襲結束,我們常至牛斗山撿拾彈殼,即至228事件發生,因恐懼遭池魚之殃,趕緊丟掉手上彈殼。(鄭清茂,1040726[2]
 
       228事件後要復學,必須尋覓地位崇高之地方有力人士當保證人,當年鄉下讀書識字者相當有限,我們找父親在市區做生意的友人擔任保證,才能繼續讀書。(鄭清茂,1040726
 
       而面對日本戰敗,日本老師將被遣返,即便在臺用心教學,對臺灣學生念茲在茲的加藤老師,一樣得面對戰敗被遣返的無情事實。校友蕭翠瑛(31948)回想當年的景象:
 
       日本戰敗後,加藤老師等待遣返日本前的尷尬期間,景況淒涼。蕭校長卻一樣本於照顧同事之誼,提供土地供加藤老師種植甘薯維生,對加藤老師一樣關心。(蕭翠瑛,1031116
 
       而日治時期,國民學校都是使用日語教學,在臺灣接收以後,日本老師遣返留下的大量師資缺口與加速國語的推行與學習問題,在在都是校園師資的重大問題。鄭清茂回憶說:
 
        三月中考初中,獲錄取後,提早到學校上課,早上老師學習國語注音符號,下午教學生。老師現學現賣的情況,相當普遍。(鄭清茂,1040726
 

       張淑媚、蔡元隆、黃雅芳(2014[3]指出,原則上橫跨日治後期及光復初期,能就讀師範學校的臺籍教師,基本上都是家境較清寒但很優秀的臺灣人,因為他們長期接受日本教育,連中國話都不太會說就必須擔任國民學校教師的工作,學校也沒給予應有的專業學科訓練,許多教學現場的老師面對教學是不知所措的,所以他們常常是早上到學校教小朋友ㄅㄆㄇ,自己下午則接受短期訓練或參加暑期講習學習中國話等課程。

[1]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http://www.228.org.tw/pages.aspx?v=82D4F7824F7815C6

[2]鄭清茂電話聯繫,104726日。

[3] 參考:張淑媚、蔡元隆、黃雅芳(2014)。圖解臺灣教育史。臺北:五南


社區風情

       光復後,民眾的經濟收入還是以農作為主,農作的收益當然關係到農民生活品質。教導主任許江泉(日151936)的回憶,讓我們更貼切瞭解當年長輩生活的困窘。
       光復後,農村景氣很差,農產產量差,一甲田,「田底稻」(臺語)四千斤,現在有萬斤以上,甚至兩萬斤。更糟糕的是,當年大部分百姓都是佃農,大地主租田給佃農耕作。每期農作收成若豐收,佃農則可有微薄收入若是農作歉收,全部農作給地主,都還不夠租金。其後,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落實照顧佃農措施,才讓佃農生活得以改善。(許江泉,1040811
  
       賴清田老師(121957)還記得小學時幫家人載送蕃薯去市區販賣的記憶:
 
       民國40多年,曾經用破舊的腳踏車載送蕃薯至市區賣,後座兩側吊兩簍,後座上一簍,車把吊兩袋,總共約兩百斤,卻只賣一、二十元(每斤一角)。(賴清田,1040812
 
        賴清田老師(121957)在回憶童年時光中,對當年山中村往江厝店必經的牛斗山與四處都是碎石道路,印象特別深刻:

       牛斗山山上兩側山壁挖有防空洞,以作為空襲時躲避,直到民國66年,才因為高速公路墊高路基施工需要土方,才移除牛斗山。當年升初中要考試,放學後留在學校補習,有時甚至要上課到晚上九點,晚上返家時,一定要經過牛斗山山上,儘管隨身還要帶著燈火,經過山上那一座大眾廟,心裡總是毛毛的,還是覺得相當恐懼。即使到了民國53年回到興中當老師,每次遇到晚上要去學校值夜,要經過牛斗山時,也深為恐懼(賴清田,1040812 

       小時候(40-46年),村落道路都是石子路,甚至到民國52年我分發到山仔門(義仁國小)服務,沿途都還是石子路,道路兩側種植芒果,每天約要騎車七十分才能到達。(賴清田,1040812

       林金鈴主任(31948)在回憶當年居家環境時拿出一張照片(如圖4-5),可以清楚看見當年的碎石子道路。

       照片拍攝時間大約是我當年就讀民雄農校時,在住家屋角拍的,房屋是木構建築,牆面以石灰混和稻穀做成。我後方的馬路正是我家前方的道路,當時都是碎石路。照片後方是江厝店公學校,學校的圍牆很低矮,一跨就過去。(林金鈴,1040707

img

4-5.1950年林金鈴主任於自家
資料來源:林金鈴

 

       而現在學區往嘉義市文化路必經的華興橋,當年並未興建,那又將如何渡橋呢?賴清田老師(121957)回憶說:

       牛稠溪在枯水期時,民眾會自行尋找水淺一點的河道,「蹽水」通過。水流多一點時,有時會設竹管便利橋或者搭建浮水橋,有專人服務協助過河,一次一元。(賴清田,1040812
 
1949(民國38)年至1955(民國44)年間,就讀興中國民學校的校友劉昭仁教授(101955),在其「赤腳的童年」一文中提起他孩提時從劉竹仔腳到學校,上學路上的有趣畫面:
 
       當我唸小學時,馬路兩旁幾乎五步就挖一個深坑,是防空用的,但是從未見過敵機來空襲倒是常有青蛙掉進坑裡,可以捉青蛙。(劉昭仁,2010p53)。
 
       訪談時,正是20158月,剛送走一個蘇迪勒颱風,賴清田老師(121957)想起童年時颱風警報時,簡陋的房屋必須的防颱準備:
       小時住家房舍為木屋或茅草屋,一遇上颱風,整個茅草屋頂需要用好幾根大竹子壓住,以麻繩綁大石頭固定,以防屋頂飛走。(賴清田,1040812

       說起童年,雖不至於三餐不繼,談不上營養,勉強吃飽而已。賴清田老師(121957)說:

       小時候稻米很貴,無力購買,大都吃蕃薯乾。當年第一期農作種植甘薯,第二期作物才是稻米。因此,當收成時甘薯堆滿屋,為方便保存,將蕃薯剉「蕃薯籤」曬乾後收存。當年米飯很貴,煮飯時一鍋蕃薯籤加少量白米飯。(賴清田,1040812當年因為營養不良,考高中體檢時,還差一點因為體重不夠重(37公斤),不能讀高中。(賴清田,1040812
 
      到了19501960(民國4050)年代,農閒之餘,家家戶戶總希望努力掙點錢以維持家計。當時,稻子收成之後的稻草,就是農家物盡其用,「打草繩」的材料。林金鈴主任(31948)說:
 
      當年農村流行打草繩,只當它是農村生活的一部分,靠天吃飯一直是農村最大的悲哀,物資缺乏的年代,編織一捆草繩,這種耗時又無聊的工作,可以有一些收入,對家庭不無小補。(林金鈴,1040707
 
       只是,當年運送農作或草繩等貨物,還是以人力為主,當年社區往嘉義市文化路的華興橋尚未興建,過河只能涉水而過。林金鈴主任(31948)與賴清田老師(121957)都有同樣經歷:
 
       當時農村收成,如蕃茄,通常以人力搬運方式,涉溪水前往嘉義市販售。(林金鈴,1040707
       民國40多年,曾經用家裡一輛破舊腳踏車後座兩側吊掛兩簍蕃薯,後座上載一簍,兩邊車把上吊兩袋載送200斤蕃薯至市區才賣得一二十元(每斤一角(賴清田,1040812
 
       19501960(民國4050)年代,以農耕為主的傳統農業社區,其實社區景象變化不大。光復後第一屆畢業生,校友鄭清茂教授(11946)的夫人馮秋鴻女士,在;「思想起出嫁坐牛車」[1]一文中,回憶從嘉義火車站來到社區的情景,有這麼兩段清晰的描述:
 

       猶記得,結婚當天(民國54年),從臺北搭乘柴油快車南下。在嘉義站下車,改搭計程車,一路向民雄牛斗山駛去。七八月的嘉南平原,火傘高張,車窗外,綠野田園,令人耳目一爽,稍解暑氣,但仍然擋不住襲來的熱浪。

       車行間,清茂指著遠方的小橋說:那是牛稠溪。過了溪就進入了牛斗山,從前沒有橋樑,渡溪都是捲褲管,赤足涉水而過。小時候,放學回家途中,偶爾遇到溪水暴漲,回不了家時,只好到鄰村去借宿。那時代,交通不發達,更談不上資訊,連電話也不普遍,因此常令家人擔心。可是農業社會,一切聽天由命,日子也就這樣過了下來。
1]資料取自鄭清茂(2003)。今我來思鄭清茂教授七十榮退紀念文集,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出版,p24-29
 
 

奢侈品:腳踏車與鞋子

         在校友訪談中,對當年日常生活中,經常被大家提起的不外乎「腳踏車」與「鞋子」。大家一定覺得奇怪,「腳踏車」與「鞋子」不應該是現代生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嗎?其實,在19401950年代,這兩項生活用品,卻是一般家庭的「奢侈品」。 
()草鞋與布鞋
       校友劉昭仁(101955)在螢雪齋主人七十自述」一書中,對童年生活種種,有相當深刻描述:
       對童年比較深刻的記憶,是從八歲啟蒙入小學開始的。童年時代,每天早晨下床後就打著赤腳,不論在室內或走出屋外,一直到晚餐後洗過腳才穿上木屐或草鞋至就寢。(劉昭仁, 2010 )。
即便進學校就讀,穿鞋子對一般家庭來說,還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小學六年之間,是天天打著赤腳上學的。全班的學生只有兩個穿鞋子,一個是校長的兒子蕭泰雄,另一個是校長的侄子蕭正裕。(劉昭仁, 2010 : p53 )。
       在夏天及冬天打赤腳是特別難受的。當時沒有柏油路,路上鋪著小碎石,這些小石子,夏天被太陽曬得發燙;冬天嚴寒,赤腳已覺得冷,又走在小石子上,兩隻腳掌是發紅的。(劉昭仁, 2010 : p53 )。
       在當年的畢業班合照中,為了整齊美觀,常見學校老師有一個應變措施,穿鞋子的同學站前面,沒穿鞋子的站在後面。

img

圖 4- 6.1949 (民國 38 )年 7 月 11 日 4 年 1 班同學合照,看得出來每位學生幾乎都是赤腳上學

        但是,對於習慣赤腳走天下的鄉下孩子來說,當年的「膠鞋」品質,不若現今鞋子的舒適,穿鞋子還是沒有赤腳的自在,需要一點時間適應。林金鈴(31948)回憶自己調皮的童年記憶:

       過去大家家境都不好,我是就讀民雄初農時(民國 38-41 年),才有機會穿鞋子。當時的鞋子是黑色膠鞋,我不習慣穿鞋,更沒穿襪子,因此往往在升旗之後,脫下鞋子。當年還經常惡作劇,拿著發臭的鞋子在教室行間走動,引起教室同學騷動。(林金鈴, 1040512 )
      「布鞋」,對現今的我們來說,早已經是理所當然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即便到了1970(民國59)年,對於當時許多家庭來說,仍是許多學生「捨不得穿在腳上」的生活用品。校友洪賢榮241969表示:
 
        當時家裡經濟並不好,記得舅舅曾經買一雙「中國強」的布鞋送我,我根本就捨不得穿。上學時,赤腳走路,將布鞋鞋帶綁在一起,掛在脖子上,到了學校才洗洗腳,穿上布鞋,其實是怕把布鞋穿壞了。(洪賢榮, 1040902 )
 
        對於百年校慶慷慨捐贈校史館一事,校友洪賢榮(241969)娓娓道出自己年少時,經常在父親忙完農作休息時,聽見父親哀嘆自幼家貧,沒機會「讀冊」的遺憾,以致於到了壯年,仍目不識丁而感嘆。因此,在百年校慶籌備期間,洪賢榮校友聽聞學校規劃籌備校史室,慷慨捐贈校史室整建費用,希望「送阿爸去ㄜˊㄚ讀冊」,以彌補父親當年的遺憾。洪賢榮說:
       父親洪北津,在工作之餘,經常怨嘆,小時候家庭困苦,根本沒機會上學讀書,直到進了部隊,在部隊跟著部隊上一些課,勉強學到幾個國字及阿拉伯數字。因此,在學校百年校慶之際,希望可以「送我爸爸去讀冊」(ㄜˊ啊即學校)。(洪賢榮, 1040902 )
 
()自行車
       對現代以自行車當運動休閒的人們來說,當年擁有自行車的家庭不多,即便有自行車,車子的功能,不單只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實用的功能–載貨。
       光復前後(民國 35 年),一般家庭逐步添購自行車,當時的自行車大都為人貨兩用的腳踏車,設有方便載送貨物或行李的鐵製後座,但是擁有腳踏車的家庭還是少數。林主任回憶說,當年就讀民農時(民國 38 年),還是走路上學,少數家庭才有小型自行車。(林金鈴, 1040707 )
        46 年全村(山中村)約僅有三部腳踏車,碾米廠或稻米買賣經濟較佳的人家才有腳踏車。(賴清田, 1040812 )
 
        到了 1950 、 1960 年代,腳踏車才逐漸普遍,只是當年道路不若現在平整的柏油,都是碎石子道路,因此腳踏車也要是「堅固耐用」的車子

       臺灣社會在四、五十年代,腳踏車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父親每天騎腳踏車到民雄市場上班,風雨無阻;我們小孩則騎著腳踏車到嘉義市念初中、高中,當然也不避風雨。當時只有小石子路,還沒有平坦的柏油路。(劉昭仁,2010 

        提起腳踏車,林金鈴主任( 3 , 1948 )才又想起當年與興中同事一起騎車去進修的過往:
 
       等到民國 50 年前後,家家戶戶自行車才逐漸普遍。記得民國 52 年在嘉師特師科進修時,和溫明章、蕭慶壽、李炳祥老師等,騎自行車到現在林森東路舊師專校園上課。(林金鈴, 1040707 )
 
       住在嘉義市, 1962 (民國 51 )年起,在本校服務的張彩鷁老師,談起當年騎自行車上班的情景說:
 
       只是當年的道路沒現在寬敞平坦,都是牛車路,沒有柏油。上班騎車要花好長一段時間。冬季時北風強勁,上班從嘉義市往北走,逆風而行,比較辛苦,到校時往往兩手冰冷。(張彩鷁, 1040630 )
 
      大家一定好奇,老師們上班為何不買機車?退休的陳德生校長與林金鈴主任( 3 , 1948 )回憶說:
 
       民國 42 年師範畢業,月薪 189 還是 198 元,學校旁一位牧師要將機車送給我,我還跟他說,油太貴,我養不起啦!當年看一部電影 1 元,一台收音機,單純收聽廣播的收音機一台要價 2000 元。當年最流行的腳踏車就是「富士霸王」。(陳德生, 1041003 )
 
       民國 50 年,一位老師月薪 600 元的年代,一部 50cc 的鈴木機車要價 12800 元,比老師兩年薪水高,也相當於可以購買兩分農地的價錢,因此少有人以機車代步。(林金鈴, 1040707 )
 
       張彩鷁老師說:在那個年代( 1960 幾年),學校只有陳松校長有摩托車。
其實不只是代步工具的簡便,談起住家品質,林金鈴主任( 3 , 1948 )說著:
 
   53 年在大崎國小服務時,家裡才改建成瓦頂平房。(林金鈴, 1040707 )
 
        在那個簡單不過的年代,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情,尤其是校園裡家長與老師,老師與學生,老師與老師間,親密互動,沒有計較,只有相互幫忙,只要為學校好就好;沒有利益交換,只想教好學生而已;老師無私付出,家長充分信任。這樣的互動,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在校園裡在社區間,許許多多一再被想念的美麗故事,值得我們努力挖掘,讓它繼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