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96
  • slider image 152
  • slider image 153
  • slider image 194
:::

第二節 校園環境與學習生活

第三章 / 2019-08-23 / 點閱數: 141

  • 一、學區地圖
  • 二、學校環境
  • 三、校園生活
  • (四)實習農場

一、學區地圖

       在1933(昭和8)年江厝店公學校「學校十箇年計畫書」中,有一張的兒童通學區域圖(如圖3-4),標示日治時期學校的學區範圍,與現在的實際學區範圍略有差異。

img

3-4.江厝店公學校學區圖,資料來源:學校內存文件 

  
       在學區南方,以牛稠溪與嘉義市交界,與現今學區範圍並無不同。在學區北邊與民雄國小接壤部份,現有文隆村部份鄰里如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北側住宅區已劃歸民雄,而省道東側雙福聚落,也已經不是本校學區。學區西側與秀林國小交接部份,自從福樂國小成立,省道東側也劃歸福樂學區。而學區西側與月眉國小相接部份,以鄉鎮為學區界線,並無不同。

       這張學區地圖,有一處頗特別的地方是,每個村落標示著戶數及人口數,其中以牛斗山(279戶,1679人)人數最多,江厝店與田中央各約800人次之,鴨母坔700多人,牛稠溪將近600人,頭橋當年並未形成現今省道兩側林立的商家,人口約400人,而金世界社區則尚未開發。這些社區規模與人口變化,與現況都有頗大的差異。

學校環境
 
 ()校門與校長宿舍
 
 
      一問起日治時期學校環境,自小住在學校對面的林金鈴主任(31948),不假思索的描述:
 

       曾柱校長的校長宿舍位於現在學校大門口,蕭海南校長時,校長宿舍才改建至現在圖書館位置。學校大門位於往新港道路上,現有大門西側綠籬,而學校內的神社位於林主任家門前校園內,當時的學校圍牆接近現有道路中線。(林金鈴, 1040707 )

img            img          
3-5.舊大門位置在兩棵大王椰子間
3-6.學校配置圖,載於學校十箇年計畫書
資料來源:學校內存文件

       對照1933(昭和8)年江厝店公學校「學校十箇年計畫書」中的校園配置圖,正如林金鈴主任所描述一模一樣,也與現在學校校園整體規劃與建築配置,差異不大。最大的差別是校門口的位置。很有趣的是,在訪談幾位資深校友的過程中,大家異口同聲說:現在的大門口,以前是校長宿舍。與林主任的敘述一模一樣。現在大門既然是校長宿舍的位置,那當年學校大門在哪兒呢?

       日治時期,如當年學校配置圖(如圖3-6),學校大門口正位於興中國小往新港道路之右側,現在大門西側綠籬,兩棵大王椰子間(如圖3-5),正是光復前的大門的位置所在。時移勢異,留下的兩棵老樹,正好記錄過去學校動線規劃,與現有環境的顯著差異。

       而門口的曾柱校長的校長宿舍,在校園配置圖中可以看見其位置,只是沒有照片可以佐證。曾校長卸任後,蕭海南校長也在舊校長宿舍住上幾年,直到1953 (民國42)年9月,新校長宿舍才遷移至學校東側校園(現在圖書館位置)。

img

3-7.日治時期舊大門 

()江厝店公學校神社

       日治後期,在校門口正對面,現在涼亭位置附近,興建一座江厝店公學校神社。臺灣日日新報報導1941(昭和16)年106日上午10點,神社落成啟用,還舉辦「盛大鎮座祭」,全校兒童「參列嚴肅」,由照片(圖3-9)中學生排列整齊,莊嚴恭敬的氣氛可見一斑[1]

img img
3-8.校內神社竣工落成啟用。
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3-9.神社落成1941(昭和16)年106日鎮座祭  資料提供:曾昭烈

         ()教室

         訪談間一問起學校環境,校友林朝復(日221943)說:
 

        學校前面這塊土地為祭祀公業林立東所有,當年是半買半送,賣給學校。學校有兩棟教室,第一棟教室較長,第二棟沒幾間。當年學校校舍簡陋,但是非常清潔,班級以數字編班。(林朝復, 1031115 )
 

 

img img
3-10.神社前曾柱校長與教師合照
3-11.學校照片

        這和林金鈴主任回憶一致,而校友吳溪泉主任(日141935),更清楚指出說:

        當年學校有兩棟建築物,第一棟教室西側算起,依序為 4 、 5 、 6 年級教室,川堂東側為教職員辦公室及校長室。第二棟教室有三間,為 1 、 2 、 3 年級教室。記得 4 年級時,曾發生大地震,教室旁邊剛好有一棵大樹,在地震劇烈搖晃時,好多同學一起抱著大樹樹幹。(吳溪泉, 1040716 )

 
img img
3-12.學校照片
3-13.學校照片,後排左1為許江泉教導,左3曾校長。前排左2蕭海南校長  資料來源:蕭碧玉

[1]臺灣日日新報1941 (昭和16)107日各地綜合版「三國民學校の 校內神社竣工」。

校園生活
 
()學習內容
  
        既是本校校友,又曾經在公學校任教的曾碧琰老師(日 19 , 1940 )回憶公學校時期的課程時指出:
 
 
        當年小學課程包括:國語、算術、理科、修身、音樂、體操及實習(男生修習農作,女生學習裁縫及烹飪)。(曾碧琰, 1040512 )
 
       依照當年學籍簿內容可以知道,當年科目包括:修身、國語、算術、地理、理科、圖畫、實業科目唱歌體操裁縫及家事,以及操行等,成績等第以 10 分為滿分(如圖 3-14 )。
學籍簿內頁則記錄每學年學校幫學生做基本健康紀錄,與現今學生健康檢查項目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對「纏足」的檢查,可既當年還是有部分家庭保留纏足的傳統(如圖 3-15 )。
 
img img

圖 3-14.學籍簿

圖 3-15.學籍簿內頁

         只是當年校舍環境與設備不若現今學校設備充實,唱遊課並沒有「特殊教室」,特殊教室的設置是用於歌唱、裁縫、手藝課程的授課專用教室,通常學校也不一定要設置(三屋恕, 1907 )。沒有教室沒關係,唱遊課就在校園裡上起課來,別有一番風情(如圖 3-16 )。

img

3-16.約 1942 年民雄江厝店公學校於戶外上唱遊課

       對於公學校時期開始學習國語(日語),早奠定好日語的基礎,進而專擅日本文學研究的鄭清茂教授( 1 , 1935 )來說,公學校時期的學習奠基,反而成就日後文學研究的養分。鄭清茂教授是本校畢業校友中,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傑出校友,長年旅居美國教授文學,即至退休後返臺創設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擔任創系系主任,他在對學生演講「我的教學生涯」[1]回憶說:
 
        雖然只唸了四年多,不到五年,可是奠下的基礎還算不錯。所有國民學校的訓練都相同,從第一學年一進入校門開始,就不能說臺灣話,如果說臺灣話,老師就會罵「馬鹿野郎」。所以大概不到一年,大家多半會說基本的日語。到了二、三年級時,大概可以使用日文書寫。記得唸四年級時,已經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學校的日本老師就鼓勵我們寫慰問信給在南洋或「支那」大陸打仗的日本兵。當時我們都會用日文寫,例如:「兵隊さん:我真佩服你們啊,你為天皇死,我將來也要為天皇而死。」你們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若當時老師問我說:「鄭君,你將來要做什麼?」我一定會回答:「我要去暗殺蔣介石。」(鄭清茂, 2003: p153-189

       「日本的殖民思想教育十分徹底,那也是皇民化教育成功之處。」鄭清茂教授的回憶,是日本普及日語與當年皇民化教育的最佳寫照。可喜的是,鄭教授延續他公學校時期日語學習的基礎,進行日後的文學研究,也是戰亂時期一次美麗的結果。

         ()躲避球、運動會與遠足是學生的最愛

       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正式課程的吸引力,顯然遠不如課外活動的記憶深刻,校友們的回憶中以運動會、躲避球賽、遠足及遊藝會記憶最為深刻。
 
       小學時,最常見的學校活動有三:一是運動會,一是遠足(校外教學),另一是遊藝會。(曾昭烈, 1040512 )
 
       學生主要的運動活動為躲避球。運動會比賽項目為滾布球、接力、短跑等項目多元。(林朝復, 1031115 )
   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常有的比賽項目是跑步與拉大索(拔河),而經常辦理的球類比賽則是躲避球賽。(吳溪泉, 1040716 )
 
       運動會中一般有田徑賽外,最重要有接力賽、拔河、滾大球等趣味競賽。遠足是採用徒步方式,走到牛稠溪、牛稠山、雙福山、神社(現嘉義公園)。另一是偶爾辦理的遊藝會。(曾昭烈, 1040512 )
       遠足在當時又稱修學旅行,修學旅行的目的,是開啟學生視野的重要管道,也是一種學校活動的延伸,經由修學旅行可使學生的足跡遍及各地,最終目的是讓課堂所學之平面知識立體化在修學旅行中囝仔所看到及體驗的事物,都是課本知識感受的回顧,這些感受帶給囝仔知識的滿足與體魄的鍛鍊,確實有助他們視野的開拓(張淑媚、蔡元隆、黃雅芳, 2014)
 
       在訪談中幾位校友敘述發現,運動會當天比賽項目相當多,在 1922 年 3 月 1 日 6 版的臺灣日日新報的新聞報導中還清楚描述「經去 26 日( 2 月 26 日),上午 10 時。在該校開運動會。男女生徒三百餘名。作四十三囘競技。」[2]跑步接力與拔河幾乎是每位校友經常提起的「傳統比賽項目」,當時運動會大都併同「青年團員大運動會及兒童成績品展覽會」在每年二月辦理( 1932 年 2 月 12 日及 1934 年 2 月 15 日臺灣日日新報)[3]
日治時期的遠足,大都只是徒步方式,正如前段校友曾昭烈(日 21 , 1942 )回想的,遠足曾走到牛稠溪、牛稠山、雙福山、神社(現嘉義公園)等等。
 
       而遠足則會選擇嘉義神社每年 10 月 28 日的祭典時,全校一起走路到神社參加祭典。主祀的神祇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天皇之子)。遠足時,全校徒步前往,當年根本沒有現在華興橋(早年得涉水而過,之後設有為浮水橋),興中往市區得繞經現在的黃昏市場,過頭橋,走省道前往。當年的省道並不像現在寬敞平坦,還只是石子路而已。(吳溪泉, 1040716 )
 

 img
 圖 3-17.日治時期學生徒步遠足至嘉義神社(嘉義公園)

        遠足到附近村莊,最遠到嘉義,畢業旅行到臺北。五層樓的菊元百貨設有電梯,同學相當驚喜。(林朝復訪, 1031115 )

到了日治後期,因為太平洋戰爭如火如荼,林金鈴主任是光復後第 3屆畢業校友,求學期間幾乎是戰亂時期,他說:「學校每年辦理運動會,然而當年因戰事吃緊,遠足鮮少辦理。」(林金鈴, 1040707 )
  
()遊藝會
       儘管因戰亂沒有遠足機會,林金鈴主任( 3 , 1948 )倒是對於當年的遊藝會記憶深刻:
 
       兒童節時,在學校廣場懸掛鯉魚旗[4],光復前後學校會辦理遊藝會,讓各班學生上臺表演,我也曾代表班上同學上臺演出,至於表演什麼,早已忘記了。(林金鈴, 1040707 )
 
       關於遊藝會,當年「臺灣日日新報」倒是有兩則這樣報導:
 
      江厝店公校(大正 12)舉辦教育敕語捧讀式後開學藝會,使父兄參觀。( 1923 年 11 月 2 日, 6 版)
      去( 2 月) 18 日午前 9 時。開父兄會。竝兒童學藝會。有郡大澤視學臨席。( 1931 年 3 月 20 日, 4 版)註:父兄會為家長會的舊稱
 
       可見當時學校各種教育活動與措施,都主動邀請家長參與,遊藝會活動相當隆重,才會受到媒體關注。

[1]的教學生涯—鄭清茂教授演講(2002 年 5 月 22 日於國立東華大學,鄧怡菁紀錄)。收錄於「今我來思–鄭清茂教授七十榮退紀念文集」, P153-189 。

[2]灣日日新報,1922 年 3 月 1 日,諸羅特訊第 6 版。開運動會民雄庄江厝店公學校。經去 26 日。上午 10 時。在該校開運動會。男女生徒三百餘名。作四十三囘競技。民雄公學校兒童及壯丁團圓,參加運動。又嘉義街三公學校聯合大運動會,以訂於 3 月 10 日開于第一公學校(今崇文國小),運動費 1250 圓,經各保正及有志者募集,父兄踴躍捐輸,以逾數百餘元,會費所剩,將以購置運動器具俾市民一般使用,以資體育獎勵云。
[3]灣日日新報,1932 年 2 月 12 日會事 嘉義郡民雄庄江厝店公學校 10 、 11 兩日間,開兒童教育成績品展覽會,又 11 日午後 1 時,更開體育運動會。以及台灣日日新報, 1934 年 2 月 15 日第 3 版 成績品展(昭和 9)嘉義郡民雄庄江厝店公學校上午九點( 1934-02-15 )在校內召開兒童及青年團員大運動會,及兒童成績品展覽會。
 
 
[4]鯉魚旗原本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武士家族,在端午(即農曆5 月 5 日)梅雨時期中的雨天,由希望生男孩的家庭在家門庭前用紙、布等描繪鯉魚的圖案,使之隨風飄動,模仿鯉魚游動的的風幡。也稱為「皐幟」。明治維新改用格里曆後,鯉魚旗大多展示到陽曆 5 月 5 日(日本男孩節,由端午節演變而來),作為夏天將來的象徵。因為裝飾的季節改變了,因此鯉魚旗在日本人的印象中也就變成了「在晚春的藍天裡密布的東西」。鯉魚旗來自中國古代的傳說鯉躍龍門。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F%89%E9%AD%9A%E6%97%97
1040707 。

()實習農場

       日治時期初期,教育目的在於普及國語(日語),以為溝通及同化目的,其次是基礎的實業教育,兩者是「初等教育」的重心。而實習農場的課程,不只是校內課程之一,也透過校際間競賽,激發學生榮譽心。當年在校園內,規劃設有實習農場,讓學生有實做學習機會(如圖 3-18 ):
img
3-18.實習農場位於學校北校園
 

       學校設有實習農場臺,位於現在操場位置,實習農場栽種的作物都會辦理校際間的競賽,江厝店的農作比賽成績一直是一等一。(曾碧琰, 1040512 )

實習農場的農作是利用勞作課時,由何天註老師指導學生種植甘蔗,所生產收成之甘蔗由製糖之會社(蒜頭或大林糖廠)收購。(吳溪泉, 1040716 )
 
       校友曾碧琰(日 19 , 1940 )提起實習農場的種種,記憶深刻,如數家珍:
       當年種植甘蔗( 83 號)、蕃茄、小麥、玉米及稻米,為避免辛苦耕種的作物遭受鳥害,經常必須輪派同學照顧,負責驅趕小鳥,或用空氣槍驅趕小鳥,或裝設鳥網捕捉。當時裝設鳥網,我們會等待小鳥親近群聚時,大聲斥喝,讓慌張走避的小鳥被鳥網所攔截。被鳥網攔截的小鳥,因此成為師生蛋白質來源。師生一起在農場烤起小鳥,以祭五臟廟。對於學生而言,學校正式課程外的活動,應該更具有吸引力,更令人難忘。(曾碧琰, 1040512 )
 
       據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所典藏3-191944(民國33)年江厝店國民學校學生因應國防需要,頭戴大甲帽,在學校實習地種蓖麻,以提煉蓖麻油供飛機使用。
img
圖 3-19.實習農場耕作照片
 

        求學期間正好跨越終戰前後的林金鈴主任( 3, 1948)回憶說,實習農場的課程在戰後還是延續著,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實習農場的水肥,還是就近取材,取用家戶的廁所水肥。

        戰後復學,操場北側空地,鼓勵各班學生種植蔬菜,而肥料的來原則是家戶或學校廁所的水肥,種植白蘿蔔、芹菜或蔥等蔬菜。(林金鈴主任訪談紀錄 104.07.07 )
 
        在搜尋「臺灣日日新報」新聞, 1930(昭和 5)年至 1942 (昭和 17 )年間有關於本校的農事的報導計有 9 篇,可以發現當年曾柱校長在辦學之餘,「辦理農事講習,以啟迪農民農作知能」,以具體行動促進地方農業發展。更「開放校園,支持農事品展」及在「校內闢建實習農場」,推動農業實習課程,讓學校與社區相得益彰。
       1930(昭和 5)年,在曾柱校長與地方仕紳劉羅生先生發起下,「為圖實際的農業者智識啟發」,辦理幾場次農事講習,希望可以提升社區農民農事技能(如圖 3-20 )。
 
img
圖 3-20.
臺灣日日新報 1930
年 10 月 1 日第 4 版江厝店公學校舉辦短期農事講習會。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1931 (昭和 6 )年 12 月 24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8 版報導,江厝店公學校准訓導何天註,擔任農業教育研究會授課講師,教導民眾栽培技術。

       嘉義郡教育會主辦六年度農業教育研究會,江厝店公學何淮訓導(何天註)[1]教栽培。(臺灣日日新報, 1931 年 12 月 24 日,第 8 版)
圖 3-21 為准訓導何天註辭去江厝店公學校教職返家耕作後的名片。何天註先生於 1921 (大正 10 )年至 1933 (昭和 8 )年在江厝店公學校服務。而由於家中耕種大片土地,因此乃辭掉教職,返家務農。其勤勞耕作,農穫豐厚,乃購進許多田地,開闢為「興農農場」,並以科學的方法來經營,收穫更大。後來又擔任大林糖廠頭橋及塗樓兩區的原料委員,對於產糖外銷,爭取外匯,貢獻甚大。
 img
圖 3-21.江厝店公學校准訓導名片‧何天註
資料來源:蔡元隆
 
        曾柱校長在主持校務中,相當重視對地方農事的扶植,因此,開風氣之先,開放校園作為「社區農產物競作與發表」的場所。
        1932 (昭和 7 )年 2 月 12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就報導(圖 3-22 ):「嘉義郡民雄江厝店農産物競作會褒賞授與式,並農作物品評會, 2 月 10 日午前 11 時舉行,來賓有…。出品 1211 點,會場在同所公學校內。刻到山黃杏壇氏述開會辭,審查委員長郡澄川技手報告審查成果。會長劉羅生氏褒賞授與並品評會入賞詳誌。」其中出品達 1211 點,可以想見參與的熱烈程度。
img
圖 3-22.臺灣日日新報報導   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當年社區經常辦理農作競賽,進行農產評比與表揚,學校是理所當然的社區活動中心,開放校園,一起參與盛會。此外,本校在校內實習農場的經營亦頗有成效。臺灣日日新報 1934(昭和 9)年 1 月 19 日第 4 版報導江厝店公學校在嘉義郡校園及農業實習地品評褒賞的評比中,曾經榮獲農業實習第二等(圖 3-23 )。

img

圖 3-23.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農業實習地品評褒賞。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在 1934 (昭和 9 )年間,實習農場「種植小麥,甲收 17 石」的經營成效,還獲得臺灣日日新報大篇幅報導,也激發民眾「希望栽麥者不少,現各爭先恐後,申請分給種子與他」,並且吸引民眾參訪。
1934 年 2 月 27 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 2 版報導是這樣(圖 3-24 ):


     「嘉義郡水田中間作栽培小麥成績甚佳 江厝店公學校園甲收 17 石」。依臺南州嘉義郡下猪口嘉義郡守之指導,自 8 年度起,獎勵水田中間作,在新巷、溪口、民雄、大林各庄下試種麥約 40 甲,其成績甚佳。…就中江厝店公學校實習園,每甲收穫 17 石,附近農民皆到現場觀法。而栽培前所憂慮鳥害,亦甚輕微。是於一般,認定二期中間作,甚為有利。又一期中間作,亦十分可能。自 9 年度起,希望栽麥者不少,現各爭先恐後,申請分給種子與他云。

img

圖 3-24.臺灣日日新報 1934 年 2 月 27 日第 2 版種植小麥,甲收 17 石。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由於,校內實習農作成績優異,因此吸引校外的參訪團體觀摩學習:

        嘉義/技術員會 1934(昭和 9)年 3 月 3 日(昭和 9)1934-03-01 上午九點在牛稠溪人民集會所召集郡下產業技術員開事物磋商會。午後觀察江厝店公學校作麥狀況,傍晚散去。( 1934 年 3 月 3 日,第 4 版)

        1941 (昭和 16 )年 4 月 16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報導「實業敎育獎勵助成金 けふの佳き日 八國民學校に交付」,學校推動實習農場的績效,還獲得當年到訪的太子頒贈「實業敎育獎勵助成金」百圓獎勵,當時全臺獲獎學校,僅有八所而已。其內文為(圖 3-25 ):

學校實業教育獎勵助成金

今日佳日授予八所國民學校

img

3-25.實業教育獎勵金
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今日 16 日正值 聖上陛下為 皇太子奠下時行幸臺灣,深具意義的紀念日,故委託恩賜財團臺灣濟美會,授實業教育獎勵助成金予左列各學校。臺南州江厝店國民學校…各付金百圓

 
        農作技術的精進,可以改善農家生活,但是也看見農民在兩期稻作間,種植其他作物以提升農田利用率及收益的努力,卻只能換得微薄收益的無奈。校友吳溪泉主任(日 14 , 1935 )這句「第一戇,種甘蔗去予會社磅!」(臺語),道盡農家的無奈。
 
        當年農家,在一年兩獲的水稻休耕期間,種植甘蔗爭取農作獲益,因收成時由糖廠雇女工至田裡砍除甘蔗,再由牛車拖往甘蔗車(五分小火車),製糖場秤重之,農民並未隨車瞭解秤重之結果,任由糖廠回報收購之重量,因此在當時農家常有一句話這麼說:「第一戇,種甘蔗去予會社磅!」(吳溪泉,1040716

        這句話透露出一個玄機,即日本人會在磅秤上做手腳,怎麼做呢?因為蔗農種甘蔗賣給當時日人經營的製糖株式會社,過磅後依重量給錢,結果一大把甘蔗過磅卻只有一點點重量。農民感到狐疑向保正〈當時的村里長〉抗議,於是三個保正一同到會社一窺究竟,乾脆三個保正一起上去秤,一秤「三個保正八十斤」,所有疑問不攻自破了。

(五)空襲警報
 
img
圖 3-26.防空演習
 

       據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所典藏說明,圖 3-26是 1944年民雄江厝店國民學校學生舉行防空演習,在往山中村的山坡就地掩護。戰時老師不穿文官服,改穿「國民服」,綁腿,戴戰鬥帽,理阿兵哥頭,女老師穿長褲、禁穿高跟鞋和裙子。其中「國民服」大量採用「國防色」,也就是土黃色的顏色居多。這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們有追隨教師共赴國難的精神,另一方面是為了躲避空襲時不被敵機察覺(蔡元隆、張淑媚, 2011 )

   日治後期美軍轟炸臺灣時期,挨家挨戶均有設有防空壕,學校防空壕位於操場周圍。(林朝復, 1031115 )
       在二次大戰後期,美軍經常空襲,每遭遇空襲警報,師生必須躲避到學校防空洞(壕)中。曾有一次,炸彈落在社區附近,落至田間的未爆彈引來大批民眾圍觀,儘管大家好奇,卻沒人敢靠近。(林金鈴, 1040707 )
   在當年遭遇空襲時校長必須保護好教育敕語。(鄭清茂, 1040726 )
       空襲時,牛斗山位於飛機炸射嘉義市區之低飛航道底下,牛斗山經常為飛機掃射之目標,因此,當空襲結束,我們常至牛斗山撿拾彈殼,即至 228 事件發生,因恐懼遭池魚之殃,趕緊丟掉手上彈殼。(鄭清茂, 1040726 ) 
日治時期,在戰爭末期,每一次戰爭中有利的戰情,都成為臺灣總督府宣揚國威的有利「戰績」,林金鈴主任( 3 , 1948 )的回憶,深刻描述當年戰情發展與學校皇民教育內涵的具體寫實。
       有一次,大約是小學三年級時,美軍空襲嘉義市區,一架飛機被高射砲打中,飛機殘骸零件與機上飛行員的軍服等陳列展示於公會堂(現嘉義市中正公園)。當年學校老師還帶著我們全班同學,徒步前往,經過牛稠溪時,全班一起涉水渡溪,到公會堂參觀。記得當年負責導覽的人員,介紹飛行員的「手帕」時,還特地靠近鼻子,說明手帕上留存美國人身上的獨特體味,導覽員誇張的說明與舉動,讓我記憶深刻。(林金鈴, 1040707 )
 
(六)天花與種痘
       校友林金鈴主任( 3 , 1948 )在回憶日治時期校園生活時,特別提起當年編班的「特殊情況」:
 
       當年我那屆有兩班,一班導師為許江泉教導,我班導師為郭水道老師。而當年文隆村霍亂遭隔離,全部各村男生編成一班,最後解除隔離管制的文隆村(鴨母坔)的男同學與女生另外編成一班。(林金鈴, 1040707 )
       在日治時期,民眾衛生習慣不佳,也造成傳染病大流行,危及民眾生命,特別是死亡率很高的天花,因此嘉義郡還要排定各庄種痘行程,以杜絕天花流行。校友吳溪泉(日141935)回憶說:
       在日治時期,臺灣衛生條件差與民眾衛生習慣不佳,天花時有所聞。天花病毒所致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傳染性強,病死率高,這種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氣中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因此,衛生局會排定時間到學校為學生種牛痘,以預防天花。當年樸仔腳曾經流行天花,死亡人數相當多。(吳溪泉, 1040716 )
       在臺灣日日新報,也曾經二則報導,如:
       嘉義種痘日程嘉義郡下本年度,兒童種痘各派出所管内,日程如左 3 月 13 日江厝店新港, 14 日民雄及小梅,水上 15 日….。( 1930 年 3 月 9 日,第 4 版)
 
       可見官方對傳染病防制的關心,也努力透過學校、青年團或衛生單位等各種組織力量,改善民眾衛生習慣。

 


 

[1]何天註,民國10 年 3 月起擔任本校教職,服務長達 13 年 1 月,之後因家中耕種大片土地,因此乃辭掉教職,返家務農。被當局任命為頭橋保正,處理村莊事務,得村民的敬重。又勤勞耕作,農穫豐厚,購進許多田地,闢為「興農農場」,並以科學的方法來經營,收穫更大。後來又擔任大林糖廠頭橋及塗樓兩區的原料委員。民國 47 年,當選嘉義縣第 4 屆縣議員。其後又蟬連第 5 、 6 屆縣議員。(嘉義縣志人物誌, p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