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96
  • slider image 152
  • slider image 153
  • slider image 194
:::

第一節 社區環境與家庭生活

第三章 / 2019-08-23 / 點閱數: 347

  • 一、社區環境
  • 二、居家生活
社區環境
  
        在日治時代,農村生活清苦儉樸,社區鄰里間,因為同姓宗族,多少有親戚關係,聲息相聞,關係相當緊密。校友劉昭仁(101944[1]「螢雪齋主人七十自述」一書中描述小時候自己居住村莊周邊環境,更道出村落名稱的由來,其實與周邊環境息息相關,他這麼寫著:
 
 
       我們居住的村子,四周幾乎被竹子圍繞,有麻竹也有刺竹,而且全聚落都姓劉,所以被稱為「劉竹仔腳」(而後才有別姓入居)。麻竹有幾丈高,老竹籜則隨風飄落,有人來收購去包裝蔬果。祖母常拄著柺杖,入竹林撿取出。每次她都被刺竹刺傷流血,看了心中不忍,所以我們小孩一有空就會幫她撿集。(劉昭仁, 2010 : p35 )。
 
       更特別的是,村落周邊竹林飄落的老竹籜,都成為家庭生計的部分經費來源。 
 
       在那個除了走路」幾乎沒有其他交通工具的年代,自行車是少數富裕人家的奢侈需求,一般家庭根本無法購買。社區道路也都是狹窄、凹凸不平的碎石子路
(如圖3-1)。林金鈴主任(31947[2]在回憶家門口道路時。曾說:
 

       日治時期前後,嘉義市往新港「嘉 76 號」道路,為嘉義市往北港重要道路,舊稱『陸軍路』[3],與嘉 81 (校門往民雄道路)寬度大致相同,寬約現行道路一半寬度(約 1.5 丈)。但是道路路面均為碎石路,當時道路並未舖設柏油路面。(林金鈴, 1040707 )

img
3-1.日治時期攝於學校圍牆邊   資料來源:林金鈴

 
       在日治時期,學校前到黃昏市場這段道路,是嘉義市往新港北港的重要道路,來往人車眾多,舊稱江厝店街。儘管稱為江厝店街,「街」只是當年村落的一個單位名稱。校友吳溪泉(日141935)表示:這條路上商店有限,江厝店街上只有派出所旁邊的藥房及一間店鋪而已。(吳溪泉1040706

 

[1]校友劉昭仁為本校光復後第10屆畢業校友,實踐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秘書退休。資料來源:劉昭仁(2010)。螢雪齋主人七十自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p35
 
[2]林金鈴主任為本校光復第3屆校友,7581日返校擔任服務,8481日教務主任退休。林金鈴主任訪談紀錄10477日。

[3]陸軍路一詞是日治時代,日治時期,有一些特定的道路是屬於日軍出路的主要道路,因此先民再看到日軍官兵騎馬巡邏,就將這些道路稱之為『陸軍路』。然因此種道路屬軍事用途,在一般地圖上未做記載,目前亦無從查考全部路線及設置時間。資料來源:頭城數位機會中心-數位典藏計畫蘭陽資訊志工團隊,日治時期-鐵公路時代之開始:http://140.111.74.53/tcesdoc/LongRidge/01/01_2/06.html

 

二、居家生活

       居住在福興村,既是本校第18屆校友,又曾任本校家長會長及民雄鄉長的張松樹先生(日181939[1],幼年家庭生活窮苦的寫照,是一般家庭的典型代表,在其生平事略中記載:
 
       張松樹先生生於福興村(牛稠溪)一個貧寒家庭,祖先三代都以粗工為業,父親張定田公更是窮得家徒四壁,每餐以破甕為炊具,煮些地瓜蕃薯葉餬口,一直到 36 歲才娶鄧去太夫人為妻,可見當時生活的窘態。(張松樹, 1050510 )
  
       尤其在當年農業時代,無耕地可農作的家庭,生計更是困難,多數以幫傭為生。張松樹先生早年的生活就是這樣:
 
       張松樹先生因母早逝,為貼補家用,照顧弟妹,小學畢業後,即去替人幫傭,一年僅賺 40 元而已。一年半後辭去工作……,改賣冰棒、甘蔗、紅柿等……向地主租田耕作,收成對分後始有餘潤。……學習建築土木技藝,由師傅而包工,最後成為建設公司董事長,但是其中心酸血汗,實非外人所能體會。(張松樹, 1050510 )
  
       劉昭仁教授(101944)在「螢雪齋主人七十自述」一書中,描繪居家環境的敘述,可以看見當年家家戶戶住在土埆厝裡清苦的生活:
 
       我家以前的土塊厝,是父親蓋的。所謂土塊厝,即以土塊砌好四周屋牆,用竹木混合隔間,屋牆外先塗以泥巴,再塗上石灰,屋頂蓋上瓦片。而屋後的豬舍,則以磚砌成,屋頂蓋以茅草。屋子裏每張通鋪大床,先架上小木柱,再鋪上木板,上面鋪上一張大草席,春天與夏天睡起來很清涼,但是一到秋天與冬天,則不耐五更寒了,尤其寒流來襲之時,所以在秋冬之際,大概農曆十月後,在草席下必在墊上厚厚的稻草。每遇颱風,總有部份屋瓦被大風吹掉,大開天窗,屋裡漏水,必等到颱風後天晴,父親便升屋修繕。(劉昭仁, 2010 : p41 )
 
       劉昭仁教授還說:這樣的土埆厝,一住前後幾十年,直到日漸老舊殘破,不勝修繕,才在 1981 (民國 70 )年左右,由當建築師的大姊夫設計重建。
校友吳溪泉(日141935)在回憶孩提時困窘的家庭生活說:
 
        幼年,家裡沒錢,相當窮苦,衣衫襤縷。家裡連浴室都沒有,洗澡時必 須著短褲至水井旁舀水沖洗,夏天時尚清涼消暑,冬天寒冷不堪負荷,勉強兩天洗一次澡。家中住宿環境不好,空間有限,父母與 5 、 6 個兄弟姊妹擠一張床睡覺是常態。(吳溪泉, 1040706 )

       當時飲食不佳,營養差,身體瘦弱,居家環境及生活習慣亦差。如飯前不知洗手,連父母亦然。因此孩子經常染上蛔蟲等寄生蟲,營養健康更差。江厝店街上只有派出所的藥房及一間店鋪而已。(吳溪泉, 1040706 )

       既是校友,也曾返校任教的劉光道老師(日241945)在回憶童年生活的信件中描述,當年上學前家庭生活與走路上學的記憶[2]

       記得自懂事,父母親都要我們…早上五時就起床、疏洗畢,父親就準備好了給我們每人一杯熱牛奶(煉乳加開水),這一杯熱牛奶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和滿足感,也很感激他得比我們早起準備這一杯熱牛奶。之後二姊就幫母親整理床舖清掃房間地板(是土脚,泥土地面),做早餐準備中午便當(べんとう)(鄉下臺語叫飯包)。我就開始背三字經或千金譜完成早課或學校老師吩咐的作業,那時老師叫(先生、せんせい),而拿回家的作業叫(宿題,しよくだい)。天剛亮就去把所有家禽(雞鴨鵝羊) 放出,一邊餵牠們,一邊清掃庭院。做這些瑣碎事都在我們一年級就開始。說到我們的飯包,是蕃薯簽加一點點米煮熟再加一些青菜,菜葡乾,和自己捕捉的小魚蝦等。冬天的蕃薯簽還是晒乾的。夏天的飯包有時會嗅酸,還是要照樣吃下去。稍長後上學要走半小時草路去附近的國民學校上學(日本人念的叫小學校、しよがつこう)。(劉光道, 1041002 )
 
       不知道我們朋友之中有沒有冬天打赤腳走田間小草路上學的經驗?脚指頭都冷得紅撲撲的,幾乎要斷裂的疼痛。那裡有像日本兒童歌詞(お手手を 繋いで 野道を 行けば--靴が鳴る) -那有穿著的靴子聲音會嚮徹天空?不過也给你小心靈內留下來很大的想像空間。(劉光道, 1041002 )
 
 
        鄭清茂教授夫人馮秋鴻女士[3]在鄭教授「今我來思鄭清茂教授七十榮退紀念文集」[4]中書寫一篇「思想起出嫁坐牛車」的文章中,提起當年家裡的窮苦,亦不遑多讓:
 
       進大學之前,在鄉下,清茂沒進過電影院,沒參加過學校的遠足或畢業旅行。舉凡需要花費用的活動,都免開尊口。(馮秋鴻, 2003 : p24-29 )
 
         馮秋鴻女士在「思想起出嫁坐牛車」一文中,還有一段當年農村生活景象的描繪:
 
       六、七歲時,天未亮就得趕牛羊上山吃草。他(指鄭清茂)指著那座紅土小山說:因為沒錢買錶,什麼時候該上學無法掌握。山中無日月,當然山下也無時光。變通之下,在山頂插一根竹竿,經過幾天的調整,在竹竿倒影上劃上記號,當天光走到那裡,就是該下山上學的時候。(馮秋鴻, 2003 : p24-29 )
        從小除了上課就是工作。多了一個孩子僅多一雙筷子,但卻添了一份勞動力。農忙時期,更是從早忙到晚。一般農村的工作,如插秧、播種、割稻、犁田、踩水車等等,都難不倒他。(馮秋鴻, 2003 : p24-29 )


       當年物力維艱,農作生產優先的時代,農村小孩,幫忙家庭放牛吃草是本業,讀書是家庭農事協助之餘的任務而已。只是牛斗山在1971(民國60)多年時,整個山頭已經挖除,移做高速公路的路基,當年的牛斗山已不復見。

       在這個年代,儘管大部分的父母不識字,或甚至連上學就讀的機會也沒有,對於孩子可以讀書識字,都是滿懷期待,只要是家庭經濟允許,一定想辦法讓孩子進學校讀書,不要讓孩子跟父母一樣是文盲,繼續過苦日子,是父母共同的願望。劉昭仁教授(101955)對父親當年的教誨與期待,在「螢雪齋主人七十自述」一書中娓娓道來:
 
       父親把未能升學的遺憾,投射在子女教育上,特別期望子女能出人頭地,督促子女讀書甚嚴。也鼓勵左鄰右舍的小孩讀書,希望兄弟姊妹八人努力讀書,不要留在家鄉種田,其實也是無田可種了。受惠於父親努力讀書的身教要求與期待,劉教授家中兄弟及媳婦共有六人在中學及大專院校擔任教職,一直到退休。(劉昭仁, 2010 : p38-39 )
 
       在那樣窮苦年代,田產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擁有,佃農租田地從事農作畢竟得靠天吃飯,因此學校教育的確是窮苦人家翻身的唯一機會,脫離文盲更是每位父母對子女最大的期望。
 
 
img img
3-2.江厝店公學校卒業證書
資料來源:劉文渠
3-3.江厝店公學校獎狀
資料來源:劉文渠

  
[1]張松樹先生,自33歲參選鄉民代表,連任第789屆,3屆鄉民代表,並擔任第9屆代表會主席,之後曾擔任民雄農會及嘉義縣縣農會理事,當選第11屆民雄鄉鄉長、嘉義縣第1011屆縣議員、第3屆國民大會代表等等,服務政界多年,造福鄉里,對地方建樹良多。資料來源:張松樹先生生平事略,2006510日。
[2]劉光道老師於1951-1956年共4年在本校擔任教職,19606月以專於工程結構學設計自成功大學土木系畢業。畢業後9年半期間先後在石門水庫、東南水泥公司及臺灣省公路局等工作,一直服務於臺灣公共工程界直至1969年夏天再出國進研究院,及至2014年仍致力設計橋梁及重大公共工程方面服務。特别是結構地震設計方面較有心得,實現了父親當年期望他逢河架橋、逢山開洞的遺願。
[3]馮秋鴻女士為鄭清茂教授夫人。
[4]須文蔚總編(2003)。今我來思–鄭清茂教授七十榮退紀念文集。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出版。